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余秋雨先生近日撰文,討論了中國是否處于“文化孤立”之中的問題。他認為,“過于強調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把民族的價值置于人類價值之上”、不懂得崇尚文化差異而“幻想著文化形態上你死我活的沖突”等,是我們在文化交流上存在的障礙,導致“國際間對我們的文化話語,在整體上仍處于不樂于接受的狀態”。(《環球時報》10月9日)
從中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巨大的對外貿易逆差可以知道,中國文化產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傳播困境,思考中國文化是否已經處于被孤立之中或為何被孤立,的確不是杞人憂天,無事自擾。全面看來,當前中國文化交流之所以遭遇障礙,或許并不如余秋雨先生所說,是因為“過于強調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把民族的價值置于人類價值之上”等,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并未向外傳播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沒有體現出真正的獨特性。
傳播文化不能忽略其對于當下的實際價值意義。而離開現實的價值意蘊空談文化,卻是我們眼下許多人的習慣做法。薄伽丘的《十日談》在思想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其價值亦只體現于當時,只在當時有其巨大的啟蒙意義。到現在,那本書的內容已經更像是一本諧趣故事讀物,意大利人不會再將其當作文化的標志傾力傳播。然而在我們國家,中國式的《十日談》被推出一本又一本,一些顯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價值的著作,被奉若瑰寶,還當作“中國文化的代表作”推介給他人,這種做法除了能證明“我們祖上是闊過的”之外,就文化傳播而言,未免太過迂腐。
在文化產品制造和對文化的理解方面,將文化庸俗化的傾向目前已經相當嚴重。表現之一就是動輒“文化”長“文化”短,什么事情都要掛上文化的幌子。遠的不說,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各地的各種名目的“文化節”就數不勝數,如什么“孔子文化節”、“關公文化節”、“華商文化節”、“櫥柜文化節”、“地板文化節”、“體彩文化節”、“豆腐文化節”、“雙胞胎文化節”、“蟹文化節”……有人打趣道:“‘蟹文化’是什么文化,橫行霸道的文化嗎?”試想,拿這種庸俗的、假冒的所謂“文化”去炫耀去傳播,當然不會引起別人的興趣,此時被“孤立”,正常得很。
還有一種,是將文化降格為對某種物品消費的偏好。余秋雨先生寫道:“很少有人拒絕中國的器物文化和餐飲文化……”但“器物”與“餐飲”擔當得了文化的使命嗎?亨廷頓有句話非常精彩:“試想,當西方人把他們的文明等同于充氣飲料、褪色的褲子和油膩的食品時,關于西方,這告訴了世界什么呢?”同理,如果西方人將中國文化理解為麻辣的川菜、絢麗的絲綢和廉價的工業品時,他們對中國文化又能真正知道多少?
所以,對余秋雨先生所提議的:“要直率地告訴國內,國際間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少而又少……國際間并沒有多少人癡迷著中國的儒家、兵法、武打、變臉、權謀或唐裝。”我認為這一提議非常必要。但也同時認為,不能將沒有多少人癡迷于儒家、變臉、唐裝等同于“文化孤立”本身。所謂變臉、所謂唐裝,說其是文化可以,即便稱其不是文化也不足為奇——那只不過是文化的一些皮毛而已。
余先生在文中還表達了這么一層意思:對文化差異崇尚不夠,是中國文化傳播不暢、遭遇孤立的原因。他寫道:“好萊塢‘征服’不了世界……世界上很多國家,他們沒有自己的電影業,看的全是好萊塢……但說到底,他們根本沒有成為美國文化的俘虜。”并且引用了魯迅先生“難道吃牛羊肉就會變成牛羊?”以印證其觀點。
應該說,崇尚文化差異,并在差異文化的互補和競爭過程中爭取中國文化的話語權,是一種很好的想法。但因為要崇尚差異,就視文化沖突如不見,則未免有些天真。人不會因為食物不同而改變種類,卻一定會因為文化的不同而改變其思想、作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所以,如果說中國遭遇了“文化孤立”這一判斷屬實,我們對此也要辯證對待:將文化庸俗化的傾向要克服,但對所謂“文化差異”,也一定要作出全面的理解,既不必太過戰戰兢兢,也不能為了要急于消除“孤立”,就失去對其內在價值觀的甄別,不分青紅皂白全盤接納。
(來源:中國青年報 郭之純 2006-10-13)
(編輯: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