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來自江西和四川的兩名青年志愿者在遼寧偏遠的山村支教快兩年了,他們憂心忡忡的是:眼看志愿服務快結束了,可工作依然沒有著落。
“國家應該從制度上給予青年志愿者就業一定的傾斜和關注!”3月3日下午,剛剛參加完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開幕式的郁鈞劍委員,在向記者講述去年去遼寧調研時的經歷時感慨萬千。“像就業等民生熱點問題,也是青年問題,這次兩會上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委員說,去年兩會上,“軟實力”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而今年,賈慶林主席在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圍繞以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國家軟實力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問題”認真進行協商討論,積極建言獻策。王曉秋委員認為,“軟實力”首次寫進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意義重大,國家軟實力從根本上說是國民的素質,而青年人才對國民素質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國家軟實力能否真正實現,取決于人才硬實力。
民生熱點中的青年問題
繼去年兩會遞交了關于制定《公平教育促進法》的建議后,全國人大代表王元成今年準備遞交一份關于制定《社會公平法促進法》的議案。王元成認為,公正、公平的社會體制和環境對可塑性極強的青年人來說尤為重要,一個“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會保障公平”的社會,更有利于青年的成長。
兩會剛召開,記者就發現,民生熱點中的青年問題,已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重要話題:青年人的就業問題、青年人的住房問題、青年人的教育問題、青年人的發展機會問題、青年人的道德問題等等。一些代表委員還提出了建設性的議案和提案。
海飛、趙勇、田向利、崔波等委員遞交提案,認為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中小學生的紙媒體閱讀正在引起各國政府和有識人士的強烈關注。閱讀需要“國家引導”。國家應成為中小學生閱讀的第一把關人和第一推動者。
幾位委員說,在美國,國家教育機構為高中在校生開列了必讀書目,并且規定這些書目“數十年不變,且學生要參加相關內容的考試”。他們的目的在于以這些作品展現“美國精神”和“美國價值”。幾位委員建議:為了加強我國對中小學生閱讀的引導,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的精神境界,在閱讀中塑造“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國家應以第一把關人和第一推動者的身份進行“國家引導”,評選并推薦最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報刊。
全國人大代表韓德云會同其他代表遞交了一份《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讓田亮盡快返回國家隊為國爭光》的議案。韓德云說,他們將提請全國人大盡快制定法律法規,建立人才保護機制,對“打壓”人才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有網友認為雖然拿田亮說事兒不一定恰當,但是對“打壓”人才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的觀念卻值得稱許,它能夠為青年的成長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人才硬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的質量
人才硬實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的質量,教育問題成為很多代表委員爭論的焦點。
一位委員說了這樣一個案例:2006年,某知名大學法學院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國家司法考試中“全軍覆沒”,無一人過關。律師程明君認為這與該院沒有開設大學語文課有很大的關系:“國家司法考試考的是法律知識的應用,他們不能通過不是法律知識不夠豐富,而是語文知識不夠豐富、知識面較為狹窄和人文精神較為欠缺,這使得他們難以精確地理解和運用法律。”
王曉秋委員遞交的另一份提案是關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建議。王曉秋委員認為,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不利。他說:“現在大學提倡通識教育,開了很多選修課,實際上是在補高中的課。高中文理分科導致的后果就是,文科生往往缺少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理科生則缺少人文精神與寫作能力、閱讀能力。而青年人才除了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外,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缺一不可。”
梁慧星委員認為:“我們培養的許多學生不符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標準,已經出現了一批沒有吃苦耐勞精神、缺乏堅定信念的人。目前有一種說法,誰要是在北京讀了博士還回家鄉工作,就是人生的失敗。全國各地需要那么多人才,但大量碩士、博士都擠在北京,不愿去西部、中部,不愿去小城市、中等城市,更不用說到邊疆去、到農村去,因為怕吃苦!不少人不僅實踐能力差,生活能力也很差,甚至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謀生。缺乏堅強的意志、毅力,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即使有書本知識、考高分,有什么用!”
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現代文明
10多年前留學美國的陳先生對剛去美國不久發生的一件事記憶猶新:“我和兩位老鄉出去逛街,其中一位吃了香蕉后隨手把皮丟在路上。一個美國人迎面走來,撿起香蕉皮,扔進了垃圾箱里。盡管他做得很自然,什么也沒有說,但我的臉‘刷’地一下就紅了。”
1998年回國工作的陳先生發現這并非偶然現象,盡管公司的職員大多是名校的碩士、博士,卻常有用辦公電話打越洋電話聊天、把文具拿去送女朋友的事情發生,甚至有人上廁所從來不沖馬桶,最后公司只得專門雇了一個人沖馬桶。
2006年10月,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部署《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落實工作,陳先生深有感觸地說:“這些都應該是從青少年時期就培養的好習慣,而我們現在還在補課,這說明我們的教育有問題。”
王曉秋委員認為,這與我們國家長期以來忽視德育,或者說口頭上重視實際上不夠重視德育不無關系。今年兩會,他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提案,希望高校教育把“德”放在“智”之前。他認為,大學生的德育包括兩部分,一是政治思想理論學習,另一部分就是日常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習慣。
3月5日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44周年。王曉秋委員認為,44年來感動中國的新人物,幾乎都與雷鋒精神有關,幾乎都是感動時代的青年人。如傾其所有長期資助貧困學生的深圳歌手叢飛、無微不至關懷艾滋病人的好醫生桂希恩、無怨無悔為6位鄉親養老送終的林秀貞、艱苦卓絕的大涼山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
“塑造什么樣的時代典型,引導什么樣的主流文化,是需要我們社會各界深入思考的!”
全國政協委員趙啟正對很多青年喜愛韓劇有一番獨特的見解。他說,韓劇風行中國靠的是什么?除了文化源頭都是儒家文化的內核,中國人易于接受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韓劇滿足了人們內心深處渴求積極、樂觀、向上并向善的心理。如果韓劇總是沒完沒了地講述變態、畸形的故事,不論劇里女人多漂亮,男人多英俊,觀眾肯定早就倒了胃口。
他說,表面上,韓劇不過就是流水線上的產品,但在其后面做支撐的是,善待和保護屬于自己的傳統文化,并深入挖掘文化中體現出來的美好一面。比如,劇中體現尊老的習俗,生活中也如此;而源于中國的端午節,被韓國人以“江陵端午祭”的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并被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創造適合青少年特點和個性需求的文化產品,與培養有創造性的青年文化人才同等重要和急迫。(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