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喪事盲目攀比、動輒花費巨大的現(xiàn)象,殯葬業(yè)內(nèi)人士呼吁——辦喪事“品位”不能高得不靠“譜”
前天是今年冬至祭掃的首個高峰日,據(jù)上海市冬至工作會議預計,冬至前后本市出行的祭掃人員將達225萬人次。“祭掃”這一話題再度為社會所關(guān)注。上海市殯葬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主任王宏階接受采訪時稱:懷念故人、祭悼亡者,本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應該繼承和發(fā)揚。但祭祀先人,“品位”不能高得不靠“譜”。
祭祀用品不能盲目升級
近些年來,一些市民在辦理喪事過程中,認為人類活在世上能享受到的,死后也不應少,出現(xiàn)借祭奠先人之機競相攀比的情況,諸如喪者家中花圈花籃越擺越多的情況,送葬車輛越來越豪華,還有請和尚道士吹鼓手公然吹打念經(jīng),守靈、送路,焚燒紙牛紙馬、紙童男童女,直至開光起靈,一路拋撒紙錢,使喪事活動自始至終充滿著迷信色彩。
記者前天在本市的某公墓看到,雖然用鮮花祭掃被一些公墓主辦者力推,但焚燒紙錢、冥幣金元寶等供品卻比比皆是,用一位墓地工作人員的話說,“早已司空見慣”。
而在上海一些殯葬商店,祭祀用品版本也在不斷升級,比如為使先人在陰間能“暢通無阻”,孝子賢孫們連“駕照”都給先人配備停當。而類似“別墅”、“轎車”、“美元”、“歐元”、“小姐”等祭品,更是孝敬先人的“冬至套餐”,甚為流行和普及。
“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市民選擇‘陰宅’的攀比心理。他們對滬上諸多墓園推出的各種小型墓和節(jié)地葬式興趣不大,卻鐘情于耗費較大的豪華墓型,這對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念以及一個土地資源極度匱乏的城市來說實在不可取,這根本原因是對生命理解的偏差。”王宏階說。據(jù)悉,目前上海公墓土地已用去了5000多畝,還剩下2000畝。而上海每年死亡人數(shù)達10萬多人,如按目前80%以上選擇墓葬的比例,不超過10年,死亡人口將無地可葬。而盲目攀比,勢必加速公墓用地的緊張。
一場喪事不在于花費多少
據(jù)王宏階介紹,一些家屬為先人買好墓,總是請來風水先生,由其進行測算。
記者了解到,還有一種從眾心理,如在公墓放鞭炮。一些鞭炮燃放者的想法是:在墓地祭祀時祖先是“聽不到”后人聲音的,所以燃放鞭炮,表明子孫來祭祀了。
據(jù)調(diào)查,一些逝者家屬之所以大操大辦喪事,主要是“擺闊”和怕別人說“不孝”或“小氣”的心理作祟,還有的想借喪事之機斂財,一些人更是不顧國家三令五申,借機討好領(lǐng)導,送錢送物,攀比風、斂財風嚴重敗壞社會風氣,滋生了腐敗現(xiàn)象。由于上述原因,眼下控制喪事攀比之風的難度愈來愈大,人情壓力、鋪張浪費、安全隱患等逐一而來。
王宏階認為,錢不是衡量喪事成功或者子女對先人“孝”的尺度。實際上一場喪事不在于花費多少,而在于對逝者尊重的得體,在于對逝者家屬的關(guān)懷得到充分體現(xiàn)。厚養(yǎng)薄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作為老人來講,最希望的是生前開心,兒女孝順。至于葬禮的排場大不大,估計很少人會關(guān)心這些身后事。大多也是子女們的面子心理在作怪。”
來源:文匯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