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中國城市居民仍對10多天前的北京特大暴雨心有余悸時,臺風“蘇拉”和“達維”已在太平洋上生成,一路裹挾強風暴雨向太平洋西岸沿海襲來。2日至3日,中國東部經受住了罕見的“雙臺風”考驗。截至記者發稿時,中國大陸各地尚未發布人員因災死亡的報告。
3日6時50分,有巨無霸之稱的第9號臺風“蘇拉”,在福建省福鼎市秦嶼鎮登陸,這是其在2日早些時候登陸臺灣花蓮并引發特大暴雨后的二次登陸。而堪稱“蘇拉”姐妹的臺風“達維”,則于2日21時30分在江蘇省響水縣陳家港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2級。
面對嚴峻的大風、暴雨、潮汛三碰頭,中國中央氣象臺2日13時發布了今年以來第一個臺風紅色預警信號。紅色是這個預警體系中的最高級別。
事實上,兩個臺風在24小時內前后登陸中國的情況在半個多世紀中十分罕見。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長安介紹,1949年以來,這是第二次遭遇。上一次出現在2006年,當時臺風“寶霞”和“桑美”也是一前一后登陸,造成較嚴重的損失。
他補充道:“與單個臺風登陸不同,兩個臺風前后登陸,不僅影響范圍十分廣泛,防臺的戰線拉得很長,國家投入防御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會很大。”
挑戰不止于此,對于鮮有防范臺風意識和經驗的中國北方地區而言,“達維”是1949年以來首個以臺風強度登陸長江以北的熱帶氣旋。這意味著中國北方沿海地區的山東省、遼寧省及周邊將迎來強降雨。山東省為此發布了其史上首個臺風紅色預警。
而幾乎與此同時,橫貫中國東西的“母親河”黃河與長江也正在面臨主汛期的大考。1日,正在河南考察黃河防汛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要求,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嚴密防控,做好臺風“蘇拉”和“達維”應對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溫家寶說,9號和10號臺風是姊妹臺風,強度大,可能會深入內陸地區。要著力做好防臺風各項準備工作,尤其要重視防御臺風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太湖等流域汛情的影響,把這幾個流域防汛和防臺風工作結合起來。
“雙臺風”過境的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及遼寧等省份和流域嚴正以待。據民政部、國家減災辦3日8時初步統計,蘇浙閩魯4省緊急轉移54.9萬人。
2日19時30分,伴隨著“蘇拉”臨近而逐步加大的風雨,福建霞浦縣牙城鎮的群眾轉移工作迅速緊張有序進行。在洪山村村部避災安置點,牙城鎮干部和牙城邊防派出所干警為70多歲的黃道苗夫婦送來救災品。牙城鎮洪山村烏岐自然村天然避風良港停滿近兩百艘漁船,所有船員都已轉移上岸。
在福建全境,12位省領導分別帶隊趕赴福鼎、福安等15個縣(市、區)檢查指導臺風防御工作。截至8月2日統計,省防汛部門發布臺風預警公益信息3085萬條次,當地有59337名海上人員上岸避險。
在上海,為防范“雙臺風”,目前中國在建的最高建筑——總高達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的各施工環節,都做好了防范臺風的加固準備。高338米的鋼平臺上安裝了風速儀,一旦測得風力超過6級,所有施工都將暫停。2日恰逢上海中心大廈啟動安裝主樓外幕墻,經前期實驗,其設計標準可以抵御特大暴雨和13級臺風。
在京滬高鐵的終點上海虹橋站,鐵路工作人員對車站內的廣告燈箱、雨棚、候車設施等進行了排查和加固。車站還組建了應急小組,防范列車晚點等情況,第一時間公布鐵路各車次動態信息。
“城市下立交一旦積水,公安消防部門立即實施封閉”,這是此次上海防范臺風襲擾的新招,不少市民認為,這是從前不久華北地區特大暴雨中獲得的城市管理經驗。上海交警部門梳理了全市142處下立交、14條隧道和103處易積水路段,制定交通疏導和分流改道措施。
“達維”3日凌晨4時中心進入山東境內,知名旅游城市青島海邊的涌浪十分洶涌。在青島棧橋景區,海面已經漲到與棧橋路面基本平行,一浪打過來都會將棧橋淹沒,棧橋南端的回瀾閣如飄浮在海中一般。警察在沿海一線拉起了警戒線,防止出現意外事故。
據中國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張家團分析,由于今年中國汛情發生早、范圍廣,土壤含水量高,隨著“雙臺風”登陸和黃河長江洪峰的到來,下階段還將面臨山區地質災害、城市防洪排澇等艱巨考驗。各地超警戒水位的河流也是防災重點。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劉敏教授認為,災害頻發考驗政府部門的應急救援和城鄉統籌能力,從災害預警到人員疏散,再到防范次生災害,保障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應放在首位。罕見水患災害也再度警示,從制定可持續性的城市規劃,到防災減災知識的普及,“減災從身邊小事做起”。
據了解,在“雙臺風”登陸之際,3日上午又有新的熱帶氣旋“海葵”在太平洋上生成。為普及防臺風知識,中國中央氣象臺在其網站上特別發布了臺風防范“三字經”及圖解漫畫等。
“船回港,人撤離;低洼處,勿停留;易災區,速轉移……”一些通俗易懂的語句,提示每個中國人盡己之力、防災減災。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