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言人不避敏感話題,媒體報道直面熱點難點,政府工作報告坦承“節能減排、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正視問題”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大特點。
“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無論對征地拆遷、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問題突出”的定性,還是對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的表態,政府工作報告丈量著“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也指明了制度改善、改革推進的空間所在,更增添著人們對政府解決問題的信心。
就在兩會召開前不久,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備受關注的PM2.5監測納入新國標。據說,該意見實施后,將有2/3的城市環境不達標。然而,將“污染問題”置于“政府臉面”之上,體現的是對公眾環保權益的尊重,凝聚的則是環境治理的合力。
兩會前后的這些“問題邏輯”,契合了公眾的普遍關注,也標注著中國的行進方位。在改革開放激流勇進30多年后,中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遭遇的“煩惱”也與日俱增。一方面,新老問題疊加,長短期矛盾交織,國內外因素互聯,伴隨著社會轉型,中國進入了矛盾凸顯期;另一方面,隨著參與意識的覺醒和民主法治觀念的增強,人們對社會矛盾問題帶來的困擾和壓力感受更明顯,對黨和政府解決這些問題的訴求和期待也更加強烈。
這也正如小平同志所言,“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的確,若不是汽車社會的到來,PM2.5或許不會成為許多城市的難題;若沒有城市化的推進,征地拆遷就不會有如此大的規模;若不是社會財富的蛋糕越做越大,公平分蛋糕的訴求也不會日益強烈。對于治國理政而言,原有的問題解決了,新的難題又會“光臨”;原來的阻礙搬開了,新的阻礙又會形成。只有從社會轉型的特點出發,看待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從改革開放的全局出發,不躲不閃,迎難而上,才能在正視問題中寫好“信心答卷”,在不斷解決問題中獲得更大發展。
事實上,中國的每一次邁步向前,無不是正視問題的產物。反過來,也正是對新問題的解決,才不斷夯實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如果沒有對急功近利等扭曲政績觀的警惕,就沒有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如果沒有城鄉二元和鄉村發展滯后的反思,就沒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如果沒有對轉型期矛盾問題的洞察,就沒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決策;如果沒有對社會道德建設的警醒,也就沒有“學雷鋒活動”的更加深入開展。
有公開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信心。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醫療改革、“三農”問題、反腐倡廉……細心的人們會發現,民眾期待的熱點問題,可以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找到對策,可以在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上看到決心,也可以在“十二五”規劃中看到部署。將社會的焦灼點變成黨和政府的著力點,在直面復雜問題中提升執政能力,我們的信心將從中而來,新一輪的發展也由此開啟。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