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中記錄了他大轟炸時期在重慶的生活。(記者李星婷翻拍)
警報何時會來?轟炸狀態下重慶市民過著怎樣的生活?12月12日,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該校承擔了國家重大社科項目“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的史料整理與研究”的子課題研究。其中,一份《〈陳克文日記〉中的重慶大轟炸圖象及其意義》的研究資料,對大轟炸時期的重慶作了生動的解讀。
據了解,祖籍廣東的陳克文,在1938年至1946年,以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的職務在重慶度過了8年歲月。作為親歷者,陳克文在日記中記錄了日軍對重慶的轟炸罪行。
從陳克文日記中可以看出,天氣是當時人們用來判斷日機來襲與否的重要標準,并將四季簡單分為“霧季”和“轟炸季”。
但所謂重慶霧季時的安全,也是一種僥幸。“天氣并不晴朗,大家都以為這是重慶的天然保障,到底也靠不住了。”陳克文日記顯示,即使在霧季,警報聲也頻繁起來。如1939年10月4日,“大家以為月光很微弱,敵機不至再來了,團聚玩起撲克來,想不到十二時后警笛仍然大鳴,又一直鬧到清晨四時才得就寢。”
1940年的轟炸季,陰雨天也無法抵擋日軍的狂炸。5月26日,“多日陰雨,今早微露晴意,云層仍甚濃,想不到這樣的天氣竟有警報發出,敵機居然大批來襲。”
日軍的狂轟濫炸,導致滿目瘡痍。身為公務員的陳克文也成為“難民”,輪流在城里的同事家里吃住。
不過,被陳克文稱為“破巢之鳥”的受災同事們,表現出頑強不屈的精神。1940年8月10日,陳克文在日記里記載:“辦公大樓里充滿受災的男女同事們,發放救濟費、清理未被燒的宿舍。敵機是否再來,大家并不理會。如火如荼的敵機濫炸才一過去,人人又從洞中鉆出來,笑嘻哈地做著各種公私工作了……”
同年10月25日,空襲警報解除后,陳克文和同事到上清寺的小飯館吃飯——“那里生意特別好,情形特別熱鬧。”11月10日,陳克文看到城郊沿途廢墟的建設情況,更是感嘆:“斷垣殘壁之中已經長出新的生命力來了。這無限的潛力,確不是飛機炸彈所能夠摧毀的。”
“日軍將轟炸目標鎖定為都市商業區和平民生活區,其目的在于摧毀民眾的抗戰精神。”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研院副院長張瑾教授認為,當轟炸成為常態,重慶人在跑警報、躲空襲的生活中,反而衍生出一種超乎尋常的鎮靜與堅強。正是這份自信、樂觀的民族精神,成為支撐人們戰勝日軍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