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文物來說話,它會怎樣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世博作為一個自身有著159年歷史、不斷發展豐富的“事件”,又留下了多少文物?作為全球的文化盛會,有多少其他國家的文物出現在世博的大舞臺上?在中國館,又會有多少國之瑰寶會亮相?
曾侯乙編鐘。 資料圖片
330件文物薈萃城市足跡館和世博博物館
90%首次來到上海
位于浦西的江南造船廠巨大老廠房,如今變成了城市足跡館和世博博物館,也成了薈萃海內外稀世之珍的藝術圣殿。承辦方上海博物館的員工經過4年努力,跑遍歐洲各大博物館,為兩個館借來了330件文物,其中90%是第一次在上海展出。
作為上海世博會五個主題館之一,城市足跡館力求向世界呈現出人類城市發展的清晰脈絡,“理想幻城”為序廳,“城市起源”、“城市發展”和“城市智慧”為三個主展廳。
上海世博會主題策劃人之一、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介紹,“理想幻城”雖然是序廳,卻有3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精心打造以求“先聲奪人”。進門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復制的“敦煌石窟”,一座以榆林窟第25窟為原型復制,一座以莫高窟220窟為藍本,滿壁的飛天彩繪,就連穹頂剝落的朱漆、墻垣褪去的色澤都一一重現。
在兩座“石窟”中間,是來自敦煌研究院的十件唐代珍品,包括5件雕塑和5件經卷,它們都是首次走出敦煌。與敦煌相對的則是來自德國柏林國立博物館的兩件2000年前古巴比倫的伊士塔爾門的釉面磚建筑浮雕,它們也是首次離開該館。在序廳還可以聽到由兩千年前的樂器曾侯乙編鐘奏響的《竹枝詞》等古曲。
城市起源廳主要表現早期農業時代城市面貌,通過升降模型和數字投影技術相結合,動態表現兩河流域最早城市起源的足跡。而在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城市也在形成中。展廳中央布置有從世界各大博物館借來的城市起源的珍貴文物。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戴金面具青銅人頭像,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彩繪陶兵馬俑等都令人驚艷,尤其是我們還可以見到城市最早的冰箱和最早的低碳技術。
滾動的齒輪、滑稽的卓別林歡迎人們進入“城市智慧廳”,這里主要呈現的是工業革命時代人類如何應對技術發展帶來的種種問題。五幢來自五大水系的老建筑還原了京杭大運河兩岸的城市生活,清代的牌樓、戲臺和門廳,雕欄畫棟,全部都來自民間。
1851年首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一幅由英國畫家賽盧斯在同年創作的油畫《海德公園內倫敦世博會開幕式》為后人記錄保存了當時的盛景,目前這幅來自英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的油畫成為了世博博物館內的熱門看點之一。羅丹參加1900年巴黎世博會的七件雕塑作品原件,也已經完整地陳列于展廳之內。
陳燮君說,上海博物館從歷屆世博會舉辦國征集到了近百件世博史上的珍貴文物原件,再加上各種多媒體的展示方式,世博的歷程就可盡收眼底。
從未走出國門的國寶亮相中國館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展出一個月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中國館部文物組負責人顧祥虞是中國國家館“國之瑰寶”文物展區的主要布展人。他說,中國館的布展中涉及文物的主要是“智慧長河”與“國之瑰寶”兩個部分,將通過金屬冶煉、絲綢染織、古代瓷器、造紙印刷、中醫藥、建筑體系、海上絲綢之路等8組文物,全面展示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傳承。專家組最終從全國15個省市的20家博物館選定了近40件(組)文物。
觀眾進入位于浦東的中國館后,可以乘坐電梯直奔49米層。49米層是中國館展館最高、最大的展層。在“智慧長河”展區,投影到100多米長卷上的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將帶給觀眾震撼的視聽享受,北宋汴梁的市井場景將一一呈現,通過多媒體手法,畫面上的500多個人物都會動起來。在該展區,主要是一些展現中華民族智慧的文物,如羅盤、中醫藥等。
穿過《清明上河圖》投影的長廊,就會進入“國之瑰寶”文物展區,遼寧博物館藏的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圖》與之相呼應。顧祥虞介紹,仇英版《清明上河圖》比宋本要長一倍,結構大體按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景物順序布局,但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描繪明代江南社會的城鄉百姓生活實景,畫中人物超過2000個,所描繪的明代蘇州市井生活的繁華程度遠遠超過了宋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歷史城市的發展變遷。“兩幅《清明上河圖》一個以建筑為主,人物為輔;另一個以人物為主,建筑為輔。兩作品各有長處,又互相呼應,相映成趣,可以說是整個中國國家館49米層最重要的展項。”
此外,許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移師上海。令觀眾大飽眼福的是,一些屬于國家文物局發布的禁止出國展覽的重要文物,這次借助世博的大舞臺也會呈現在世界面前,如陜西法門寺藏唐鎦金浮屠和遼寧博物館藏鴨形玻璃注。
上海博物館利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最新研發的多項成果,根據不同質地,在世博展館中分別營造出小、中、大三級文物“宜居”環境。在保證一般的環保大環境下,有些文物會放在特制的鐵柜中,展柜中所用的布料材質,都要求環保達標,確保整個展柜里的空氣質量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害。更為重要的文物會設置專門的恒溫恒濕的密封環境。展館所有的燈具都換成了無紫外線的。
對于一些重要的文物,安全更是第一位的考慮。為了仇英版《清明上河圖》,有關方面雖特制了專門的恒溫恒濕系統,但在中國館也將只展出一個月左右。在《清明上河圖》撤展后,將會有同樣分量的珍貴文物展出,為此文物部門還制作了另一套適用的恒溫恒濕系統。國寶級的文物完全按照國家規定的一級文物安保標準進行監控,24小時執勤確保文物安全。(記者 楊雪梅)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