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哈爾濱會展業迎來了忙碌和沉甸甸的收獲——日前落幕的“2012哈爾濱世界農業博覽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室內農業博覽會,它共有1000余家國內外企業參展,總展覽面積4.5萬平方米。
哈爾濱農博會,是今年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舉辦的第112個展會。
省商務廳公布的數字顯示,2011年哈爾濱市完成會展項目52項。與2011年比較,截至目前,哈爾濱今年完成的會展項目已翻了一番還多。
成倍增長的不僅是會展數量。專家推算,展覽業對相關產業的“牽動效應”大約為1比9。也就是說,如果一場展覽會收入1萬元,那么餐飲、住宿、旅游等相關產業就能賺到9萬元。會展業帶給哈爾濱的收獲,其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乘數,它還“牽動”冰城經濟,帶來這座城市的全方位改變。
各地追捧“香餑餑”
哈埠會展業“高熱”
與同類城市相比,近年來哈爾濱的會展業發展頻頻“提速”。
數字顯示,2011年哈爾濱完成會展項目52項,展覽總面積111.96萬平方米,參展參觀人數260萬人次,會展業直接收入8.5億元,比上年增長20%,拉動相關產業增收80億元,綜合收入達88億元。而今年,截至目前,哈爾濱已完成會展項目112個。
從冰雪節、哈洽會,到各種各樣的交易會、博覽會、學術會議、高端論壇等,今年一場場“重量級”展會交替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上演。經過多年培育,哈爾濱會展業的專業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國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展會。
會展業不僅本身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很多相關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使出渾身解數追捧會展業這個“香餑餑”,為什么哈爾濱的會展業能夠“高熱”?
專家認為,發展會展業需要強大的產業支撐和城市知名度、開放程度的支撐。近年來,哈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歷年積累的一些“名牌”展會、優越的地理環境與旅游資源、良好的城市投資環境等諸多因素,為哈爾濱會展業發展夯實了基礎。去年和今年,哈市大力開發和宣傳濕地旅游項目,城市環境總體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城市知名度與開放度進一步提升,成就了哈市會展業的跨越式發展。
與以往會展的“草臺班子”不同,近幾年尤其是今年,冰城的會展越來越“正規”、越來越有國際風范。以車展為例,每年春季和夏季都有大規模的國際汽車展覽會在哈市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開展,今年夏季車展參展商家攜200多個各種車型、400多臺展車亮相,其中不乏世界名車,參展人數超過20萬人。一位參展商說:“近年來哈爾濱會展中心每年都舉行兩次以上車展,一年比一年檔次高、規模大。”
由于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它已被列入哈市“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發展的24個產業之一。
專家分析,隨著哈市與國內各大城市的高鐵聯網,冰城經濟與各地聯絡更加緊密,展會是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會展經濟將逐步成為提升哈市GDP的重要一環。
“飛機在頭頂撒美元”
會展帶來“牽動效應”
美國一位市長感嘆:“如果在我的城市召開一次國際會議,就好比一架飛機在我的頭頂撒美元。”它形象說明,會展業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直接掛鉤。
接二連三的會展活動,讓哈爾濱市會展中心保持國內較高的使用率,也讓大大小小的賓館酒店應接不暇。據介紹,在會展帶動下,今年以來哈市一些星級酒店幾乎沒有“淡季”,基本保持70%以上的入住率,而大型會議和展覽會期間的高入住率更成為常態。
專家判定,在政府扶植下,依照“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組織特色會展——擴大城市知名度——帶動旅游業高速發展——拉動相關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的鏈條發展,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力相當可觀。
市社科院研究員姜鷗介紹,1999年上海舉辦的“財富論壇”,會期雖只3天,但“留在”上海各酒店的費用就達數百萬美元。每年兩屆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帶動了廣州第三產業的發展,展會期間,廣州市酒店客商入住率達90%以上,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多名外商云集廣州。昆明市1999年召開“世界園藝博覽會”,次年1月—7月云南省旅游總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44%,到10月份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接待的中外游客已超過930萬人次。“世界園藝博覽會”給昆明帶來的經濟拉動力,一直持續到現在。1999年以來,香港參觀展覽的人數達407萬人次,展覽業本身收益為15億港元,酒店業收益高達126億港元,占第三產業總收入59%;餐飲業收益635億港元,參觀展覽人士在香港商店總消費達27億港元,占零售業總收入12%。
會展經濟還大量增加就業機會。據測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覽面積,就創造近百個就業機會。1996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創造了10萬個就業機會,獲得了145億馬克利潤及45億馬克稅收。在香港,一年的會展活動可大約為香港居民提供9000多個就業機會。對于正在謀求經濟大發展的哈爾濱而言,會展經濟的發展無疑為增加就業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哈爾濱商業大學的一位專家分析,全世界會展產業直接產值占GDP比例約為0.13%,其中會議業約為0.062%,展覽業約為0.068%。每年高達2800億美元的國際會議總開銷,像“聚寶盆”一樣緊緊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目光。如今,任何一個著名國際會議主辦權的申辦者都在10個國家或地區以上,在白熱化的競爭之后方能塵埃落定。這都是會展經濟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而它帶來的非經濟效益往往更是高于經濟效益,且難用金錢衡量。
每個城市爭取到會議活動的承辦權后,在相應旅游設施、交通設施、服務設施和其他相關設施上都會進行建設,這就加快了城市發展。國際性會議和活動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義的城市廣告,它向與會人員展示城市風采和形象,提升城市地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據介紹,自從2003年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落成后,哈市會展經濟日益成熟,成為帶動各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大小會議落戶哈市,各種年會、訂貨會、交流會、研討會紛紛選擇在哈召開。10年間,哈市接待了近萬個國內國際會議和近千個大小展會,會議舉辦期間,各賓館酒店的入住率達90%以上,比平時提高30%。
目前,除政府主導型展會組織者之外,哈市從事會展業的組織已達100多家。
融入百姓生活
逛會展如逛街
各類展會,不但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也讓市民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
春夏秋冬四季的品牌服裝博覽會,是哈市展會“老項目”,吸引了不少女性前往。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上班的李小麗說,逛展會如同逛街,但比逛街好玩多啦,“我把試穿名牌服裝的照片發到微博里,姐妹們看見后都羨慕死我了。”
除了逛一逛、拍拍照以外,有很多市民專程到展會購物。“市場價1500元一套的進口廚具,在展會期間只賣900元一套。”道外區的周女士早就惦記給家里換套新廚具,在會展中心舉辦的“韓國周”商品展會上,一套進口廚具居然比商場里便宜600元,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出手。
在婚慶博覽會上選購全套結婚用品,在家具展覽會上選購家具,在食品博覽會上選購綠色食品,在汽車展會上選購汽車……會展已全面融入了市民生活。
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說:“會展中心已成為傳統文化與國際時尚文化激蕩、碰撞的展示平臺。”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大學生劉小海是個動漫迷,平時喜歡在網上搜集一些動漫,也經常留意動漫方面的動態,但從沒見過真正的動漫大師。他的這個夙愿,在會展中心舉辦的“國際動漫周”上得以實現。“從來沒這么激動過!在‘國際動漫周’上,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動漫專家、藝術大師們與哈爾濱動漫愛好者面對面交流,真是超滿足!”他說。
冰城人喝茶歷史不長,但茶文化卻通過茶博會走進了冰城。黑龍江省茶文化協會錢會長向記者介紹,3年前茶文化協會舉辦“第一屆茶文化節”時,有人勸他,哈爾濱人才喝了幾年茶啊?離茶文化還遠著呢,現在辦“茶文化節”不是時候。沒想到,第一次主辦“茶文化節”就十分成功,不但迎來絡繹不絕的客人,也讓參展南方茶商嘗到了大大的甜頭。3年間,哈市已舉辦了10屆“茶文化節”、“茶博會”,每屆都非常成功。品茶、斗茶、茶藝表演,還有茶文化講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茶文化。
旅游商品展銷大會和各類“能工巧匠選拔大賽”這樣富含本土文化元素的會展活動,也同樣吸引了無數市民前往觀看。有著濃濃文化韻味的各項活動,通過會展這個大舞臺展現給市民。他們在各種展會上游玩、購物、娛樂,大大延展了其休閑生活。
名詞解釋
會 展
會展是會議、展覽、大型活動等的簡稱。其內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群眾性社會活動,其外延包括各種類型的博覽會、展覽展銷活動、大型會議、體育競技運動、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等。會展經濟已與旅游經濟、房地產經濟并稱為“三大無煙產業”。會展產業的形成是因它傳遞信息最快、最直接,就連在信息化時代,報紙和網絡也無法取代會議的這種功能。因此經濟學家把會展經濟稱之為“信息沖浪”、“知識會餐”、“財富平臺”、“城市經濟的牽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