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在地方各級政府的發展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熱點詞頻頻出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來發展新興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必然選擇,是搶占新一輪國際競爭制高點的迫切需要,這一點在各界已經形成共識。如何利用既有條件,爭先發展新興產業,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
天津濱海新區大神堂風電場機組
技術創新當為首要工作
大力實施技術創新,突破以及掌握核心技術,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
上海市2010年在推進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如,啟動第二批、第三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制定實施智能電網、物聯網、云計算等專項行動方案。全市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軟件和信息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工業企業利潤、高技術產業產值增幅快于工業總產值增幅。
在此基礎上,上海市提出,今年將積極對接國家戰略規劃,有舍有取,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研究制定產業技術路線圖,抓緊實施一批專項工程,啟動建設商用飛機發動機裝試基地、民機航電產業基地等一批項目。
“從本質特征上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內容是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表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有助于推動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高技術產業的成長壯大,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改變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核心技術受控于人、全球價值鏈受制于人”的格局。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亦提到,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促進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在繼續做強做大高技術產業基礎上,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成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業內專家表示,新興產業要發揮作用,需要向產業鏈前端更多地投入——向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朝產業鏈的前端投入;而不是投入到后端的制造環節,甚至直接投資在購買國外的生產線上去;此外,需要注意布局,從專業體系的設立、標準體制的建立方面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去做。
高額的研發投入對單個企業來說有很大的壓力和風險,令很多企業望洋興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就曾指出,2010年我國進口2500億美元左右的機械產品,其中主要是高端裝備。目前高端裝備的自主創新困難仍比較大,尤其是首臺(批)套高端裝備自主創新中的諸多困難仍需國家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措施予以支持解決。
任洪斌建議,國家應對經用戶使用證明獲得成功的國產高端裝備的研制單位和有關個人給予補助和獎勵。有關部門在“十二五”規劃中,尤其是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專項規劃中,應對高端基礎零部件給予充分重視,加大國家財政資金和相關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此外,對敢于使用國產首臺(批)套高端裝備的用戶應加大力度鼓勵。
資金瓶頸亟待解決突破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著產業發展的趨勢,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其起步和培育離不開政府“有形之手”,離不開財政資金和政策的支持。
今年,廣東設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十二五”期間省財政每年將安排20億元,5年共投入100億元,集中支持高端新型電子信息、LED產業、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核電裝備、風電、生物制藥、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而實現對其他產業和領域的帶動提升,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不僅如此,為鼓勵項目競爭,實現財政資金的擇優配置、重點突破,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分配引入了競爭性安排方式。最終通過全部程序的項目,將獲得1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省財政資金扶持。這筆扶持資金將根據項目實際采用貸款貼息、無償補助、以獎代補等方式安排使用。其中,形成產業的項目,將優先采用貸款貼息的方式,原則上每個項目用于貼息的補助資金不低于補助金額的50%;對開發研究、市場開拓和配套服務項目將采取適當補助或以獎代補的方式。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高回報的產業,也是高投入的產業,如何解決前期投入的資金瓶頸問題至關重要。在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扶持之外,傳統行業的利潤率正在下降,應該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民間資本的引導,需要創新激勵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解決人才瓶頸和資金約束問題。
目前,銀行也對新興產業加大了信貸支持力度。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介紹,截至2010年底,工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節能減排領域的貸款金額超過6.1萬億元,增長幅度超過17%,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他表示,未來3至5年間,工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節能減排領域貸款額度爭取翻番,要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力度。
楊凱生認為,“十二五”期間,銀行要積極支持先進的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逐步形成與這些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應有的地位相稱的信貸結構。
對新興產業遇到的資金瓶頸問題,國家相關管理部門也正在研究解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發改委擬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支持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同時建立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以吸引社會多元投資。
“今年既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集中力量全面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開局之年。”張曉強指出,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支持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應用示范工程等,建立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以吸引社會多元投資。從激勵創新和引導消費的角度,研究流轉稅、所得稅等環節的支持政策,研究完善地方稅政策。同時,加快完善創業板、場外交易和債券等資本市場,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現代融資方式。
園區經濟放大規模效益
區域經濟園區化,園區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集聚化,已經成為新一輪城市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征。
江蘇省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列為今年的十大工作之一。在江蘇省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發揮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示范基地和省級開發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的集聚帶動作用,推進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做強做大新興產業。
越來越多的省區市把大力發展園區經濟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引擎,作為承接國際產業分工和增強區域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很多高新區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例如,從江蘇無錫高新區等多級政府部門幫助“尚德”扎根無錫,施正榮博士帶領尚德公司一舉躍入世界光伏行業前3強這個“創業傳奇”中能夠充分說明。正是高新區積極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業人才,特別是像施正榮這樣的領軍型海歸創業人才,無錫高新區才能在新一輪區域發展競爭中贏得先機,取得主動。放大“尚德”效益,通過引進一批領軍型留學歸國人才,催生一批創新型企業,帶來的區域發展效應將會越來越大。
“各地都在興建工業園區,就是規模都比較小。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興建了一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示范基地。第一批入園的是62個企業,第二批66個,一共128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表示,當前發展中小企業,要通過打造工業園區,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把優勢企業集中到工業園區里。這樣,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信息人才的交流、生產效率的提升、產業鏈的配套,還有利于環境保護。“下一步,我們還要去各地調研,總結興建工業園區好的做法。”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