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暴利驚人 并非“質優”代名詞
“一罐奶粉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元,可是國內市場上‘洋奶粉’的零售價動輒三四百元,比境外貴一兩倍;還有一些打著‘洋奶粉’旗號的中國特供奶,價格也高得離譜,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誤導性。”一位專家抱怨,“洋奶粉”暴利已經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但消費者對其肆無忌憚的連續漲價卻束手無策。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進口奶粉量價齊增,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則是行業的暴利驅使更多企業進口奶粉。值得關注的是,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的競爭正在向中低端延伸。以前,進口奶粉主攻高端市場,現在各種中小品牌和雜牌“洋奶粉”也蜂擁而至,向中低端市場挺進,直接蠶食傳統的國產奶粉市場。
“洋奶粉”暴利幾何?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市場上惠氏奶粉旗下高端品牌“啟賦”系列1階段產品900克零售價格為408元,號稱是新西蘭原裝原罐進口的光明培兒貝瑞奶粉定價418至458元/900克,同樣號稱使用新西蘭奶源并在新西蘭加工生產的紐瑞滋奶粉3階段1千克零售價為258元。一些消費者反映,中國市場上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產奶粉,價格要比在新西蘭、澳大利亞超市里直接購買貴1至2倍。
以今年1月份上海海關關區進口奶粉平均價格每噸5103美元計算,1千克奶粉約合32元人民幣。據估算,即便加上包裝、運輸和銷售費用,每罐(900克)奶粉成本不會超過100元,而一些“洋品牌奶粉”市場零售價動輒200多元甚至400多元,堪稱暴利。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貼牌”奶粉進入中國的成本價每罐只有80至100元,但其終端售價卻超過了200元乃至400元。
“更為暴利的還有牛初乳奶粉,實際上它比配方奶粉成本還要低。”長期關注乳品行業的上海銘泰銘觀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勞兵稱,盡管牛初乳復合奶粉是寶還是草,目前還存在爭議,但在中國內地仍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中國已成為牛初乳最大消費國。據估算,一些品牌牛初乳粉產品毛利率在10倍以上。由于相關標準的缺失,中國近期已暫停對牛初乳復合粉的進口。
美贊臣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整體毛利率自2009年以來一直保持在63%以上。合生元年報則顯示奶粉業務的毛利潤超過70%。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進口奶粉在國內的毛利潤至少超過50%。
東方艾格農用咨詢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三鹿爆出“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就進入集中漲價期,三年內共有四次集中調價,包括美贊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內的“洋奶粉”,每次提價幅度均在10%左右。經歷幾輪提價后,現在每罐奶粉至少提價50元,多的達到100元。
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基礎營養就是蛋白質、鈣質等,基本上所有的奶粉都以統一基礎來生產,再添加不同含量和成分的微量營養元素,總體上大同小異。“無論是更換包裝,還是升級配方乃至于推出新產品,其原材料的成本變化不會很大。”
王丁棉稱,國外原裝進口的奶粉和在國內加工“洋奶源”的成本差異,主要是體現在用工成本、關稅和運輸成本三項。但這三項相加,也不會超過50%。
“洋奶粉”逐步蠶食國內市場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奶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自“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消費者對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導致進口奶粉沖擊國內市場。“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
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上,美贊臣以市場占有率25%居第一,惠氏以20%居第二,多美滋以12%居第三,三者加起來占據高端市場份額的50%以上。2011年進入國內的“洋品牌”增加了近20個,其中歐洲品牌占據了半數左右。2011年,我國奶粉熱賣排行榜前10名中6個為外國品牌。
王丁棉表示,目前整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約200億元“洋奶粉”占100億元至120億元。
據上海海關最新統計,2012年1月份,上海海關關區乳制品進口共3 .1萬噸,是僅次于去年12月份的單月進口量歷史次高值,7成以上由內資企業進口。其中進口奶粉1 .5萬噸,增加16 .8%,占同期關區乳制品進口總量的49 .6%。去年1至12月,上海關區進口奶粉超過8萬噸,占同期關區乳制品進口總量的四成。據估計,2011年中國進口奶粉規模可能已達到50萬噸,市場占比超過50%。
與此同時,進口奶粉的平均價格也一路走高。去年1月份,上海關區進口奶粉平均價格為每噸3393.7美元,同比上漲25.3%。而今年1月份,上海海關關區進口奶粉平均價格已上漲至每噸5103美元,同比上漲50.4%。
相較頻頻漲價的“洋奶粉”,國產奶粉的漲價顯得底氣不足。據瑞銀證券統計,從2006年至今,國內奶粉的平均銷售價格僅從每千克80元漲至100元左右。專家稱,國產奶粉市場定價能力較弱,如果不是成本壓力較大,一般不會提高產品市場零售價。國產奶粉主要針對中低端市場,尤其是區域性品牌,很難像高端奶粉品牌那樣有超額利潤空間,消費者也對價格較為敏感,貿然提價必然會“趕走”部分顧客,提價實為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