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包括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內,來自北大、清華、社科院等單位的15位學者建言國務院、教育部,請求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切實推進教育與社會公平改革”。而去年的10月24日,張千帆等人也曾聯署致信國務院,呼吁廢除高考戶籍限制,“隨遷子女高考問題完全是高考戶籍限制和分省命題制度造成的,隨遷子女在當地接受教育,卻不能在當地高考,是對他們平等受教育權的嚴重限制,允許他們在學籍地高考是走向教育平等的第一步。”(8月30日《羊城晚報》)
毫不客氣地說,教育不公已是中國社會一個常說常新、頗為棘手的問題,且現實沉苛日重。一項全國性的調查顯示,56.5%的人表達了他們對當下教育現狀的擔憂——越來越不公平。可以說,上至黨中央國務院,下至黎民百姓,都渴望消除教育不公之樊籬。教育不公表現之一就是異地高考問題,甚至有很多學者直指異地高考不解決,教育公平就無從談起。
當然,路得一步步地走,飯得一口口地吃,長期過于關注發展的速度而忽視了公平所積淀下來的教育不公問題,我們并不應指望畢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但有些問題是必須解決的,如戶籍問題。如果說教育公平可以分為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三個依次遞進的層次的話,那么戶籍問題便是釀造教育不公的起點之一。一個基本的現實,在目前的中國,你的戶籍(學籍)在哪,將直接決定你將享受有什么樣的受教育權。基于此,戶籍是教育公平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戶籍制度不改革,別說異地高考,擇校費、贊助費、流動兒童就學等諸多問題都將是難解之結。
知名記者閭丘露薇就曾寫道,既然人們有自由選擇職業和居住地的權利,那么他們同樣享有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權利,只是,當這些孩子開始長大,要面臨上高中,高考的問題的時候,因為沒有戶籍,他們只有兩種選擇:回戶籍所在地,或者是出國,如果家鄉沒有人照顧孩子,很多父母不得不夫妻分居兩地,甚至放棄自己的工作。但是即便是這樣的選擇,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承擔。
很明顯,現行戶籍制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戶籍捆綁著太多的公民權利,成為教育、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出入證”,公民一旦離開戶籍,其相應的權利通常都會縮水。例如一個考生在異鄉就學,他很可能無法獲得與當地考生平等的高考權乃至受教育權。基于此,如果我們還認可和尊崇公平、平等、正義等基本理念,就必須打破戶籍這個壁壘,祛除一切人為貼標簽的思維。
當然,教育資源的有限性讓破除戶籍壁壘舉步維艱,但唯有堅持和決心,戶籍對教育公平的束縛效應才會逐漸消失,否則,越拖下去,代價越大。事實上,推動教育公平已是民心所向,希望教育部能加快制定隨遷子女就讀地高考的解決辦法,不要再把“正在研究、正在論證”說事,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時間表。更令人擔憂的是,據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曲相霏調查,“一些地方政府不僅不大可能放開,反而可能會越來越緊。”
說到底,將依附于戶籍上的教育不公剝離下來,讓公民的受教育權突破地域羈絆,最艱巨的任務是合理科學地整合統籌教育資源,并將其上升至國家保障之層面,同時,還要促使各地政府從自身利益中及時退出,轉而以提供公共服務、尋求公共利益的角色,成為教育公平的最終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