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微博
在死者親友要求下被刪除了
自從2011年7月發了第一條微博開始,這個微博頁面的氣氛始終帶有一絲壓抑和安詳在死亡這個命題下。從第一條死亡播報發布至今,現在還有的微博有348條實際發過的數量多于這些,有一部分在死者的親友要求下被刪掉了。
一步步成為“網上入殮師”,小林的經歷實屬偶然。去年7月3日,他看到一條微博上的訃告,一個閃念,注冊了這個微博賬號。“就是想試試,不營銷,不買粉,單獨做別人都沒有做的話題,祭奠那些死去的人們,能做到什么程度。”
第一條微博是對那條訃告的轉發,雖然只有4條評論,但給了小林一點做下去的信心。
小林對自己微博的定位人群是,“會去看離世者微博的人”。“我把宣傳信息留言在逝者微博的最后一條微博里,肯定會被特別來看他的人看到,雖然少,但是這些用戶如果關注我,質量就特別高,因為他本身是特別認同你的,而且是通過逝者微博發現你的,這決定了質量。”事實證明小林的定位是對的,此后很多離世者信息的獲取,都是靠最早這批老用戶提供的。
在一位CEO轉發了微博后,小林的粉絲一夜間漲了一千多,他動力大增。
和醫學無關的死亡鑒定
伴隨著粉絲數量穩步上升,小林還專門開通了一個微信賬號收集信息,他所獲得的離世者名單也越來越長。在這些繁雜的死亡信息里,入殮之前,小林必須要做的是死亡鑒定確定用戶已經死亡。
沒有醫學手段,鑒定全憑對死者微博信息的瀏覽。
確定一名用戶死亡,首先就是微博停止了更新,其次是,往往會有用戶的朋友在頁面上留言哀悼。
這道簡單的工序過后,小林的下一步操作是點擊“關注”按鈕,留意這位死亡用戶,繼續觀察,如果半個月還是沒有更新,基本上確保了信息的準確性,可以宣告死亡。
這時,小林會通過總結離世者微博上的信息,做出一個100字左右的生平介紹。這道工序小林現在已經輕車熟路,只需要半個小時。
和醫學無關的死亡鑒定最怕人為因素的干擾。
上個月有一次,一位網友惡搞發來一位聲稱是已經死亡的用戶的信息。經過常規工序后,小林完成了對這位用戶的鑒定,發布了死亡播報。結果那位用戶隔了兩天突然開始更新,并理所當然地對小林的行為非常憤怒。這次烏龍事件導致粉絲掉了不少,也給小林提了一個醒,他對死亡鑒定的過程更加用心了。
一年多來,小林的鑒定準確率保持在99%以上。“其實被惡搞的事情不多,畢竟沒有多少人喜歡拿這個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