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親人在為楊世凱舉行“頭七”祭祀,兒子和女兒都跪著。43歲的楊世凱地震那天在重鈣廠工作,當時房梁墜落,他躲避不及,不幸身亡。43歲的楊世凱地震那天在寶興靈關鎮重鈣廠工作,當時房梁墜落,他躲避不及,不幸身亡。丈夫是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每年家里6萬元的收入全靠他掙來,他的去世讓家人措手不及。中新社發張浩 攝
今日,四川全省哀悼,悼念蘆山地震中的遇難同胞,民眾默哀3分鐘,汽車船舶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地震發生至今已滿一周,悲傷之后,無論是總結經驗、還是反思問題,請從“敬畏生命”開始。
196人遇難,21人失蹤,13484人受傷,200余萬人受災。這是截至26日的震后傷亡數字。地震后的一周,這些在驚恐和悲傷中變化的數據,也記錄了一場以“敬畏生命”為主題的舉國救災。
敬畏生命,從大地震發生后的緊急救援開始。地震發生后,國家領導人第一時間做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的指示,并在震后數小時抵達災區指揮救災。從解放軍到武警,從政府部門到社會組織,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水陸空并進,不遺余力向災區挺進,打通條條生命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救援中,來自中國民間的力量也第一時間匯聚。在眾多祈福、救援、募捐、獻血等支援行動中,有公民的個體力量,更有組織、團體的力量。
互聯網上,悲傷、無助、堅毅、感恩……災難發生后,太多復雜的“表情”被深入災區采訪的記者記錄,同胞的遭遇也通過微博波動著數億國人的心。在生命救援的過程中,有反映生命奇跡的救援事跡,也有彰顯人性光輝的溫情故事。
敬畏生命,不能只限于生死關頭的悲傷或感動。大地震后,突發自然災害暴露的系列“隱性問題”需要全社會反思。從5年前的汶川到今天的蘆山,中國的地震預測再度因為一場大地震備受關注?!霸鯓优茉诘卣鹎邦^”,這不僅是科研領域面臨的挑戰,更是關乎無數生命逃離災難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