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公共監控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常態,連家門口的小超市都有錄像監控,對違法犯罪構成了嚴厲威懾,但管理不善,“想看就看”,也會帶來“雙刃劍效應”,加劇了隱私權的流失,聯系到最近沸沸揚揚的上海法官“集體招嫖”事件,爆料人獲取視頻資料的方式也不夠體面。據爆料人稱,視頻是他假稱東西丟失要求查看酒店視頻獲得的。此事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涉案法官目前被停職,公共場所視頻監控也由此被網民視為反腐利器。
就在公眾高度關注此事的時候,被曝出河南省人大審議通過了《河南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條例》,規定10月1日起,個人或單位擅自傳播公共場所監控視頻將被罰款。沒想到這條規定立馬被網民與上海“視頻反腐”事件聯系起來,認為“上海高官塞翁失馬,河南領導亡羊補牢,反應真夠快的。”盡管新規初衷是保護隱私,與網絡監督并不沖突,但“過度聯想”也折射出公眾的“反腐焦慮”。
有網友憤怒表達:這個叫保護貪官!要都這么安排了,上海的視頻大家不就看不了嗎?都蒙在鼓里,反腐和公眾監督怎么來保障?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處長秦勝軍回應,公民隱私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
【現狀】
僅8省市有限制法規
據《央廣夜新聞》調查發現:公安部門在公共場所的探頭安裝、管理嚴格;而商場、超市、賓館等自裝監控管理寬松。目前我國公共監控管理缺乏國家統一法規,僅北京、重慶、河南、甘肅、山西、吉林、遼寧、山西有地方性明確禁令。河南出臺的《條例》規定在公共場合應安裝監控設施,并設置明顯標識提醒公民注意自我保護隱私權。在涉及公民隱私的場所如衛生間、更衣室禁止安裝監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傳播或者未經公安機關通知查看、復制機房系統采集保持的信息,違者處以最高3萬元罰款。
【專家觀點】核心是怎么立規矩
秦勝軍表示,監控設施拍攝的視頻對違法犯罪確實有威懾,但如果拍攝的視頻不足以認定是違法犯罪,僅僅是違反社會公德,甚至就是公民的隱私,有人私自放到網上傳播,公民的隱私權就會受到侵犯。
有法律專家認為,公共場所的圖像監控資料并不是可以隨便拍、隨便看的,整體上講圖像監控設備的設置應該按照誰規劃誰安裝誰負責的原則來處理,這里不僅僅是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轉,還包括監控設備所獲得的監控資料的保管的問題。是不是誰都可以調閱誰都可以復制呢?法律上來講目前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沒有全國統一的立法,但是在地方一些立法當中已經做出了一些規定。上海“視頻反腐”事件的爆料人嚴格來說不違法也不違規。
丁兆林建議,一旦視頻內容涉及公共權力部門,應設立獨立的第三方做出認證。公權力部門如果自身人員涉案的話,其他的人肯定是處于不利的地位了。如果涉及證據,這些證據是怎么來使用,不能由利益相關人來決定該怎么用。
【網友辣評】
監控無序造成諸多公共傷害
@劉梅:“攝像頭時代”,因為還缺乏統一立法、規范,再加上我們是“熟人社會”,公共監控的監控和管理,呈現諸多散亂和無序狀態,造成諸多公共傷害,形成名譽傷害和健康威脅。
@大碗兒吃肉:監控就是監督那些人的,百姓看不到,還有什么作用。
@無心滅:此地無銀三百兩!
@行者志達:個人信息與公共安全關系挺復雜,立法,必須得立法,而且要細致入微。
@Cjhenia-佳: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洋壞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身正不怕影子斜。(實習生 龐京川)
實習編輯: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