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也許你從未見過它們,它們就已經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總部設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日前發布了《2007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全球目前有16306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危機,比起去年又增加了188種,占了所評估的全部物種的近40%。
滅絕物種升至785種
據英國《泰晤士報》9月12日報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在世界范圍內調查了4萬種動植物,占全球1500種已知物種的12%。根據統計,1/3的兩棲動物、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和70%的植物被列入“極危”(CR)、“瀕危”(EN)、“易危”(VU)三個級別,都屬于生存“受威脅”的物種。
除了這些面臨滅絕危機的物種,還有785種動植物被正式歸入“滅絕”(EX)類別,其中包括今年新增的一種曾生長在馬來西亞的藥草,這種植物最后一次被發現是1898年。此外,還有65種物種處于“野外絕滅”(EW)狀態,即僅存在于人工環境下。
“埃博拉”成大猩猩頭號殺手
作為人類近親,大猩猩的生存環境同樣非常惡劣。《紅色名錄》中指出,由于受“埃博拉”病毒的攻擊,過去在非洲常見大猩猩,尤其是西部低地大猩猩,現在離全球大滅絕“僅一步之遙”。在過去的15年間,這種病毒已經令1/3的大猩猩消亡。
由于雌性大猩猩要到9至10歲才發育成熟,每五年才能生一個小猩猩,所以大猩猩的繁殖一直非常困難。科學家警告說:“埃博拉病毒成了大猩猩最大的殺手,現在已經將大猩猩逼到了無以恢復的地步,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的話,那么在未來10年至12年內會徹底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類人猿專家盧斯?米特勒爾表示:“大猩猩是我們最近的近親,是非常特殊的生物。可現在,我們就算把全世界的大猩猩都找來,只用兩三個足球場就能裝下了,所以所剩的數量真的不多了。” 此外,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和馬來群島婆羅洲的猩猩也因為商業性狩獵、當地的內戰、人類居住地的擴張、森林的減少而生活領地不斷縮小,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白暨豚掙扎在“滅絕線”上
在名錄上,中國長江獨有的白暨豚仍被列在“極危”類別中,而且被注明“可能已滅絕”。關于白暨豚是否已經滅絕的話題近來有很多爭論。去年11月6日到12月13日的一次以失敗告終的國際搜尋白暨豚行動,令科學界對白暨豚是否仍然存在的問題尤為悲觀,媒體隨即猜測甚至斷言,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大的淡水哺乳動物已經滅絕。不過在今年8月,有人在長江銅陵段一處航道拍攝到了疑似白暨豚活動的畫面,科學家正在對此進行進一步調查。
但不論結果如何,都無法否定白暨豚數量已經極其稀少的現實,中外科學家相信,最樂觀的估計,現存的白暨豚也不會超過100頭,可以認為屬于“功能性滅絕”狀態,其存在與否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科學界一個公認說法是,如果白暨豚滅絕,將是歷史上第一個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鯨豚類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