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聯合國首屆人居大會提出“以持續發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礎設施和服務”; 1996年,聯合國第二次人居大會提出“人人享有適當的住房”和“城市化進程中人類居住區可持續發展”兩個主題,倡導人人享有適當住房,確保人類居住區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適、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標。目前,人們關注的角度和問題的深度、廣度都在不斷發展,城市環境、資源、生態、安全等內容逐步進入研究領域。“宜居城市”的概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宜居城市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宜居城市是指人文、自然環境協調,經濟、社會、文化、設施等各方面均達到較高水平,適宜人類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狹義的宜居城市則突出關注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居住功能,是指氣候、生態、人工環境等方面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國外學者更傾向于狹義的概念,因而所評選出的宜居城市往往并非紐約、倫敦這樣人口稠密的國際大都市;相反,多是那些在自然生態方面具備突出優勢,同時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也達到一定水平,可以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的城市。以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信息部評選宜居城市的指標為例,包括穩定(安全)、健康、文化和環境、教育、基礎設施五個方面。與我們國內更為注重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經常評價北京、上海為“宜居城市”相比,國際上的宜居城市更為強調安全、健康和舒適。
安全是指城市具備良好的政治環境、社會治安狀況和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全球最宜居的溫哥華、維也納等都是社會治安好、自然災害少的城市。瑞士免遭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政局穩定,社會治安良好、暴力犯罪率低,因此這樣一個小國,竟有蘇黎世、日內瓦兩個城市位于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前列。
健康是指城市可以提供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比如,在環保與節能領域成績突出的哥本哈根被公認為世界宜居城市。哥本哈根十分注重節能減排,長期以來保持著利用自行車的傳統,城市規劃中自行車始終被排在重要的交通工具之列,設有專門的自行車道路網。又如,維也納的自來水引自山間的泉水,十分干凈,良好的自然環境保證了居民享有高品質的健康生活。此外,這些國際宜居城市也都具有出色的醫療保障體系,市民享有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實行全民免費醫療或全民醫療保險制度,這兩個國家的一些城市也常常被排在最宜居的城市行列。
舒適包括宜人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圍。國外宜居城市一般都有大片的綠地、開闊的空間、優美的山水、精美的建筑以及親切宜人的文化氛圍。蘇黎世常住人口不足40萬人,卻有博物館近50座。維也納更是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擁有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和風格各異的建筑等文化品牌,被譽為“音樂之都”、“建筑之都”、“文化之都”。位于美國東北部大都市帶的匹斯堡市文化氛圍濃郁,被芭蕾和交響樂演出、多樣的餐館和十幾所大學校園點綴著,這些是美國其他地區的很多城市不具備的,也是匹斯堡屢屢被評為美國最宜居城市的重要原因。豐富且保存完好的文物遺產,頻繁且廣泛高質的文教活動,濃郁且厚重深刻的文化氛圍,發揮著城市環境育人造人的職能,提高市民的整體素質,實現城與人的和諧一致,共同發展。
在國外,宜居城市的建設規劃早已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有著一整套的設計理念。意大利學者薩爾扎諾寫過一篇短文,題為《7個目標走向宜居城市》。文章指出:宜居城市尊重歷史的印記(居住者的根),并尊重還未出世的人(居住者的后代)。他提出的目標是:宜居城市向全世界開放,沒有種族隔離區;宜居城市的特點是多種功能交織,并能培育出豐富的人際交往;宜居城市的規劃者能駕馭城市的復雜性和動態性,以避免引發擁塞和焦慮;宜居城市能與它的歷史遺跡和大自然保持良好的關系;宜居城市是公眾的家;宜居城市的公共空間是社交生活的中心和整個社會的聚集地等。在美國,城鎮發展規劃之初便有四個基本原則作為支撐:一是盡可能滿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發揚當地的生活傳統;三是最大限度地綠化和美化環境;四是塑造城鎮不同的特點和個性等。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