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日前發表該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中國能“和平”崛起嗎?》的評論文章稱,中國是個新興的超級大國。根據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一個令人驚嘆的數據庫,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美國的80%。到2014年,中國經濟的絕對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讀了馬丁?沃爾夫的這篇文章,讓我們想起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11日發表的題為《中國2012年超越美國?》的評論。該文認為,隨著美國增長放緩,中國當可憑借其持續快速增長在明年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可能只需兩年就至少可以在一個經濟指標上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這兩家報紙援引的數據均來自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預測。事實上,這個預測并不是我們通常采用的以普通市場匯率進行比較得出的數據,而是根據貨幣購買力差異進行修正后,得出的預測數據。據了解,中國2011年將與國際接軌,全面采用購買力平價折算GDP,這樣,中國的GDP總量有可能更上一層樓。一些專家推測,也許不用等到2020年,中國GDP總量就會超過美國。
其實,關于中國將在何時超越美國的預言大多是西方人給出的。1992年,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后來出任過美國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校長的勞倫斯?薩默斯預言,根據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購買力平價估計,中國到2014年可能超過美國。1996年,美國蘭德公司聲稱,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將上升為美國人的25.6%,并在經濟總量上超過后者。
這些看似可笑的預言,也許在中國人看來,無疑是親切而振奮的,你不能說這種“奉承”有多少的惡意,不過如果信以為真,則可能會陷入尷尬的苦惱。站在2010年的今天來展望,十多年前的勞倫斯?薩默斯預言和蘭德公司的預測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所有對中美經濟和全球現狀有清醒認識的人們,都應該知道這兩個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差距。
實際上,中國的經濟實力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其人均GDP只是美國人均GDP的十分之一,即使明年采用購買力平價折算GDP計算,差距仍然很大。有分析認為,中國要達到美國目前的水平,至少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是經濟規模,第二是科技實力,第三是民生質量。中國現在大概還只是處于第一階段,只能說經濟規模上去了,但后面還有很多路要走。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歐美學者總是喜歡將“中國超越美國”當成一個話題來反復討論?答案可能有好幾個,一是沒話找話,跟中國“套近乎”;二是自我的警覺;三是希望以此話題達到某些戰略目的,如逼迫人民幣升值、加速中國壟斷市場的開放速度等等;四是眾多預言中的一個,在過去的30年里,美國學者曾無數次預言日本、歐盟甚至印度將超越美國,中國無非是這些假想對手中的一個。
正如此,似乎沒有人懷疑中國即將成為主導全球的“超級大國”。然而,中國面臨的難題和矛盾是顯而易見的。或許中國并不會成為一個類似美國和前蘇聯那樣的超級大國,而是可能成為另一種類型的超級大國,即西方給中國戴上的新帽子――“隱性超級大國”,其表象是:中國未來可以在許多方面主導全球事務,但并不會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實質性威脅,更不會取代美國。
問題是,中國GDP即使達到或超過美國對國民有什么好處呢?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說過,是不是大國和GDP增長其實關系都不大,最重要的是怎么能夠滿足人民幸福和民族富強的要求。吳敬璉這話的意思說得很明白,不是官方GDP統計數字,在幸福這個問題上,老百姓有自己的標準,就是個人的安居樂業。如瑞士、瑞典這些國家,就沒聽說他們的專家或媒體談論GDP如何如何。
因此,我們不要讓GDP“超美”成為中國的負擔。換個角度看,我們不必急著去當世界GDP的“老大”,至少我們還沒有做好當“老大”的準備。況且單純的數字不能代表國家的強大,國家真正的強大最重要的是科技力量,人民的素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夸起來的GDP一陣風吹過來就沒了,我們不必太關注這個,而繼續選擇踏實苦干更為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