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朱瑤)今天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學術峰會在北京舉行。在第二單元以“中國的宏觀經濟和政策走勢”為主題的討論中,中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遵義表示,未來五年當中,GDP增長預期從7.5降到了7,雖然下降是非常小的,但恰恰反映了中國政府的決心,進一步的強調經濟質量的增長,而不是量的增長。這個目標最大目的是實現經濟增長的轉型,從外向型的經濟增長變成內需的經濟增長,同時也強調了創新對于發展的作用。
以下為發言全文實錄:
兩天前我準備了這樣一個PPT,我已經把它放到我自己的網站上,大家可以隨時去下載。
首先,我想談一談“十一五”計劃。剛才吳教授也提到了,我想回過來看看11個五年規劃,去年剛剛結束。絕大多數的目標我們都已經實現了,包括能耗的節能減排,各個方面不斷的改善目標,以及包括能源使用,也就是能源排放20%的下降,在05年的水平上20%的削減,這個已經實現了;GDP每年7.5%的增長率也實現了,事實上遠遠超出了這個目標。我想強調的是這個7.5%,其實是有目的的,我在未來一張幻燈片當中會專門介紹。我們有一個目標沒有實現,就是說研發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這個目標我們沒有實現。
我覺得12個五年計劃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在未來的五年當中,GDP增長其實預期是減少了,從7.5降到了7,雖然下降是非常小的,但是我覺得這樣一個減少恰恰反映了中國政府的這種決心,來進一步的強調經濟質量的增長,而不是量的增長。這個計劃同時也提出要進一步的增加在教育、醫保,尤其是農村的醫療保健方面,以及包括環境、保健方面的支出,在污染控制方面的支出,同時它還有具體的關于能效、碳排放的目標,還包括收入分配,通過稅收和其他一些方面,以及包括醫療教育方面的投入方面有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最大目的是實現經濟增長的轉型,從外向型的經濟增長變成內需的經濟增長。同時也強調了創新對于發展的作用。這個計劃同時還介紹或者要求在內外經濟之間的這種平衡發展。我覺得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一個目標。
當然在中國經濟當中還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收入不平衡、環境的惡化、不全面的信息,以及包括腐敗這些問題。我想說的是,任何人都從中國的改革開放,從78年開始的進程當中獲益了。其實很少有人愿意真正的回到所謂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成功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大家可能也聽說過,09年的時候中國GDP增長是0.1%,10年的時候達到了10.3%,盡管當時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增長非常疲軟;2011年,中國可能實現8%左右的增長或者是更加高一點的,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我覺得這種GDP增長速度的放緩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現象。因為從10.3%的增長逐漸的下降,當然有很多的原因。我認為這種GDP增長的下降可能對于就業或者是失業的影響不會那么嚴重,這是同比每年GDP增長速度,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顏色,也可以看到經濟體的增長速度的確是在放緩。
社會消費品零售的總額仍然非常的強勁,大家可以看到,社會消費品零售還是兩位數的增長,這就指出了中國居民消費的巨大潛力。當然也有人擔心中國的通脹問題。大家可以看到CPI的指數所顯示,目前差不多有3、4%的增長速度,一年前大概是3.3%的水平。不管怎么說,雖然CPI在上升,當然在2010年的時候,甚至達到了7點幾,當時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的上升,這個是我們CPI所重要監控的一個領域。隨著CPI監控內容的調整,我們可以發現CPI的增長速度會有所不同。
此外,我們也知道,中國在產能過剩方面也是比較普遍的,比如說鋼鐵、水泥、玻璃等等,因此在這些貨物的價格上不會出現非常大的通貨膨脹。這張圖當中可以看到所謂的通貨膨脹,大家可以看到,綠色是農產品,紅色是CPI,大家可以看到CPI的上升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農產品價格的上升所帶來的。因此我想中國央行的官員他們可能不管有多么聰明,他們也沒法控制天氣,因此對于農產品價格的波動來說,其實從貨幣政策方面來說是很難有所作為的。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我們也必須學會適應這樣一個周期。
此外我覺得存貨方面,尤其是農產品的存貨或者是儲備積累,可能也會對價格有所影響。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的糧食儲備是非常足夠的,差不多供全國用一年。所以說對于糧食波動、價格波動來說這是很大的一個幫助,能夠穩定價格。在資產價格方面,可能也會出現或者也看到了一些通貨膨脹,最近中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盡可能的控制資產的泡沫,比如說國有企業非房地產企業的主業被禁止投資房地產等這樣的措施,可能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想這種資產價格泡沫的問題是可以得到抑制的。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要給這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提供非常穩定的、而且大家能夠承受得起價格的房地產供應,這樣能保持這一領域的價格穩定。所以最關鍵的一點的確是來控制資產的價格,這樣的話就能夠降低價格的增長或者是上升,尤其是在分配領域的價格上升。
同時我也想說,中國的貿易赤字或者貿易盈余正在不斷的下降,占GDP的份額也越來越少。甚至中國最近的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已經完全消失了,大家可以從這張圖上看到,綠色的是盈余,在05年之前可能都不存在所謂的這種盈余,05年之后到08年達到了高峰,之后就開始逐漸的往下走,我想在未來的一、兩年當中它甚至又會出現一個平衡,內外貿易或者是進出口的平衡,在十二個五年規劃當中我覺得我們會實現的,而且這種實現也不會給中國的人民幣匯率針對美國的匯率帶來巨大的影響或者是變化。大家可以看到紅線和藍線分別代表的是儲蓄和投資,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一旦兩者完全吻合的話,我覺得這種所謂的盈余或者是順差就不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了。
最后我想總結一下。從長遠來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尤其在十二個五年計劃時期當中應該說是比較容易實現這些目標的,絕大多數的目標甚至會超預期的完成。中國的GDP可能會差不多在8%的速度增長,而且中國能夠把這個通脹控制在4%左右。這樣的目標都是可以實現的。我對此相對來說是比較樂觀的。
此外,對于經濟發展的模式或者方式的轉變,我覺得過去兩年當中已經有所成就了,中國還會進一步來做,逐漸減少對于出口增長的依賴。在中國的歷史當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有很多經濟學家都同意這樣一個過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