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專家最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法、英、美等國出于不同目的軍事干預利比亞局勢,行動目標和參與程度也不一樣,目前雖難預料利比亞局勢如何收場,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軍事干預無法解決利比亞危機。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貝特朗·巴迪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法、英兩國出于重新樹立大國形象的考慮及內政原因扛起軍事干預利比亞局勢的大旗,但由于在發起行動前未能與歐盟一些重要伙伴進行充分協商并確定北約在軍事行動中的地位問題,導致行動政治指導不明,未來利比亞局勢的走向令人擔憂。
巴迪說,軍事行動目標由設立禁飛區演進為推翻卡扎菲政權是十分危險的變化,將給國際社會留下負面印象,即西方強國動用武力在一個主權國家選擇符合其利益的代言人。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政權是通過外國軍事干預而建立起來的。這也將使卡扎菲因“捍衛國家主權”而贏得人民的支持。
法國國際戰略關系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卡里姆·比塔爾認為,法國為彌補先前在應對突尼斯和埃及局勢時出現的外交失誤而決定在干預利比亞局勢問題上大顯身手。而已深陷兩場戰爭的美國則為避免深化與伊斯蘭世界的矛盾而默許法、英兩國在對利比亞軍事行動中走到前臺,然而美國仍擁有最終發言權。
比塔爾說,關于利比亞軍事行動的終極目標是否為推翻卡扎菲政權、軍事行動將在何種情況下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保護平民”目標如何實現等細節,西方聯軍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而在沒有明確目標指導的情況下,聯軍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可能如同在伊拉克遇到的情況,出現形勢偏移初衷的風險。
兩位專家認為,中東阿拉伯國家近來出現的國內政局動蕩將對國際地緣政治產生重大影響。一些曾受西方國家支持、有利于維護地區穩定的政權倒臺,導致西方國家有關維護世界和中東地區穩定的理論基礎和根本戰略頃刻瓦解,西方國家今后如何根據阿拉伯國家國內局勢發展制訂新的地區戰略有待觀察。
本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973號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19日晚,法國、美國和英國開始對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此后,加拿大、比利時、西班牙、挪威、丹麥等國也宣布加入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利比亞政府說,西方國家的軍事打擊造成利比亞大量平民傷亡,機場、海港等基礎設施嚴重損壞。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