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第18屆總統選舉結果即將揭曉,大選過后,股市將迎來什么樣的變化備受各界關注。日前,據1987年以來5次總統選舉之后的KOSPI走勢結果,1997年外匯危機之后,大選結果對股市影響力較過去大幅降低。尤其是總統當選到次年2月上任期間,與國內因素相比,國外因素對韓國股市的影響更大。
據韓亞大投證券數據,盧泰禹、金泳三、金大中等總統當選之后到正式上任的2個月間,韓國KOSPI指數分別同比上升了39.1%、1.85%和29.25%。盧泰禹政府當時因“3低(低油價、低匯率、低利息)旺市”及1988年首爾奧運會召開,金泳三政府由于1992年“8.24補救股市政策”等,致令股價持續走高。1997年韓國慘遭外匯危機,金大中總統成功實現政權交替以及運用IMF(國際貨幣組織)政策,股市出現回暖,KOSPI指數曾一度同比大幅上升近30%。
然而,進入2000年之后,與總統當選等國內因素相比,國際因素對韓國股市走勢的影響更大。2003年初,隨著美國進攻伊拉克的可能性不斷增高,盧武鉉總統上任當時,韓國股價同比下跌13.1%。2008年因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從李明博總統當選到上任的2個月間,KOSPI指數同比下降9.4%。直至當選后1年,該指數仍同比下跌39.59%。
韓亞大投證券相關人士指出,韓國克服外匯危機之后,尤其是進入2000年以來,大選前后以及總統上任的2個月間,KOSPI指數變化不如過去明顯。外國人涉足國內股市比重增大,國內因素對股市的影響力不斷減少。本次不論是樸槿惠還是文在寅當選,都不會給股市帶來明顯沖擊,反而全球國際經濟問題以及企業業績等才是股市走向的絕對性因素。
業內專家稱,2007年第17屆總統選舉時,李明博總統承諾走親企業路線,實現年7%經濟增長,國民收入進入4萬美元時代。但從李明博政府執政5年來看,當初的承諾由于美國、歐洲等國際財政危機的影響,并未兌現,所謂“總統效應”也不見體現。
韓國金融投資界分析顯示,從19日選舉到明年2月新政府上臺,影響國內股市的因素主要應該為,美國財政懸崖談判結果、中國新政府經濟政策方向、歐洲財政危機再發生可能性、日本貨幣政策等外在因素。
韓國投資證券研究員李多瑟(音)表示,除李明博總統之外,歷屆總統當選之后的一年之間,股市均呈現上升趨勢,但就目前來看,美國財政懸崖協商以及中國新政府政策等國際性因素對韓國股市影響更大。
根據兩位總統候選人關于經濟民主化的公約,部分業種和企業將會獲利。新韓金融投資研究員李尚燁(音)稱,如果以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作用分工為中心的經濟民主化公約得以實現,將有利于部分系統統和(SI)、電氣、電子(IT)、汽車等中小型股。
(轉載自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網http://china.ajnews.c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