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1936年11月9日封面:蔣介石將軍。goodroads,goodmorals,goodbombsarehisanswertojapan。“新生活運動”這個名詞,最早見于1934年2月17日,蔣介石在南昌于調查設計會所作的演說《新生活運動發凡》.其實,早在1932年4月,蔣介石對中央政治學校學生所作的演說《人格與革命》中,即提出除了“親愛精誠”四字以外,尚要加上“禮義廉恥”方能“挽救墮落的民德和人心”、“改造革命的環境”、“確定我們革命的基礎”。他又發表《復興民族之根本要務——教養衛之要義》,說明“禮義廉恥”的重要,謂唯有教育和“禮義廉恥”“才是復興的唯一工具”。隨著運動的迅速開展,1935年4月,還在全國成立了“新生活運動勞動服務團”,分為軍隊、憲兵、警察、教員、學生、黨部、機關、鐵路等部門。到1936年止,在國民黨統治區成立新生活運動分會的縣份有1133個。主義、道德和炸彈,是1936年的蔣介石賴以對抗日軍侵略的最重要武器。當然,他不會想到,登上《時代》封面后不過一個月,西安事變會降臨到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