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董事長祁玉民談中國汽車產業
來源:
2008-09-23 15:06:56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祁玉民曾任大連起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06年初臨危受命就任華晨董事長,07年其上市公司金杯汽車實現凈利潤7324.36萬。今年5月31日,駿捷FRV上市,他的目標是打造成國民精品車。他率領華晨在我國中高級轎車技術創新方面走在前列,創造了自己的自主品牌。華晨汽車引進、消化和吸收世界先進技術基礎上,采取自主創新與自主品牌相結合,打造出一系列中高端創新產品,填補我國中高級轎車市場自主品牌的空白,打破中高級轎車市場只有外資和合資企業一統天下的格局。
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作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先行者,祁玉民對中國的汽車產業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了,這里邊有一些值得思考和反思的事情。在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長河里面,華晨的歷史很短,也是個很小的企業。汽車行業有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思考。
汽車發展到登峰造極就是品牌經營
第一、中國汽車工業走什么道路,這是個最大的課題。
一般國家發展汽車工業的道路和模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產業主導型,如日本和韓國;第二種是進口消費型,如阿拉伯;第三種是產業依附型,如巴西、墨西哥、西班牙。而中國是第四種,叫以市場換技術。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軌跡可以歸納為:生產制造——核心技術掌握——科學技術(研發)?,F在我們只停留在第一階段——學會造車,還沒有到技術階段。技術階段需要掌握核心技術,什么是核心技術?第一,造型設計。第二,零部件的設計,先進的發動機等。如果還沒有到技術階段,就談不上科學研發。
我的觀點是:首先,中國這么大一個市場,這么一個制造大國的定位,必然要把汽車產業作為一個主導產業來發展。而凡是進入主導發展的產業,都是自主發展產業。
其次,要想變成主導產業,國家必須培育為數不多的骨干自主企業。這些自主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有技術,做好自主品牌。汽車產業茁壯成長的動力是來自政府,而不是企業。從中華這個品牌誕生之日,就是走高起點的自主之路。這對中國汽車產業是有借鑒意義的。
如果有企業無品牌,說明這個企業自主性比較差。說得形象點,就是用中國的奶,養個洋孩子。這個中國的奶,就是中國的市場。
現在一些專家紛紛表示,通過合資企業以市場換技術這條路,走不下去。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現在在發展自主的都是些跳梁小丑,所以我說過“有能力的缺自主,有自主的缺能力”。像我們現在就是缺能力。
中國的汽車產業應該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想著地里的。現在人們關心的都是“碗里的”——當前的銷售等?!板伬锏摹笔且粋€規劃,五年規劃,制定什么政策。到2015年時,我們的汽車市場超過美國了,那時候中國汽車除了有市場,還有什么?這就是我說的“地里的”。可是現在很少有人思考這個。
我覺得當成為第一大市場的時候,不能光有市場,還得有點別的。第一,有沒有像寶馬、奔馳、奧迪這樣的國際級品牌?現在來看,國內一個都沒有。
我覺得,汽車發展到登峰造極就是品牌經營。如果沒有品牌,怎么談自主?那么誰來做品牌?小小的華晨是承擔不起來的,應該有大的企業來做。
我說這么多不是否定改革開放,改革開放30年,我認為有2大成就:
第一,培育了百姓消費市場,讓百姓富起來了,培養了一批中收入階層,讓轎車進家庭。為中國的汽車工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第二,加速了中國從不會造車到會造車,而且準備造好車的進程。
華晨雖小,但一定會走自主發展的道路。但是,不應該只是華晨在做,應該再有幾個大的企業來做。
改革開發30年的第一階段任務已經完成了,也就是從不會造車到會。下面應該轉入第二階段了,也就是掌握核心技術。
我認為,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中,既有偉大輝煌又有重大反思。改革開放永遠是方式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改革開放,來發展自主的汽車工業。過度的開放,過度的失去自我是值得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