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西班牙著名體育活動家、外交家,國際奧委會第七任主席,在位時間長達21年,被認為是繼顧拜旦之后對奧林匹克運動貢獻最大的人物。但在中國人的記憶里,始終對兩個歷史時刻的畫面難以忘懷。
一個畫面是有著慈祥笑容的長者:在1996年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單打的頒獎典禮上,他輕輕地拍了拍了中國杰出女運動員鄧亞萍的臉龐,臉上流露出慈愛和欣賞;另一個畫面: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全會,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他,念出了令中國人欣喜若狂的——“北京”,奧運會第一次來到了中國。
既有長者的溫情慈祥,又有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莊嚴鄭重,對于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來說,薩馬蘭奇和中國的友誼不僅僅限于奧運會,他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在中國,他被中國人民尊稱為“薩翁”。
30余載的中國情緣
在巴塞羅那市中心的西班牙儲蓄銀行總部的12層,有一間30平方米的房間,這是薩翁的辦公室,布置簡樸優雅,幾乎在每個角落里都充滿了中國元素--貝殼雕塑、小屏風、中式首飾盒,還有紅色雕花漆盤。薩翁,總是讓中國人的心頭涌起濃濃的暖意和敬意。
1978年,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還沒有獲得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就是在這一年,時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的薩馬蘭奇第一次造訪中國。“我想不通,一個有著10億人口的大國,居然不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帶著這樣的想法,薩馬蘭奇四處奔走,協助基拉寧主席做了大量工作。一年后,中國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
當時,薩翁還有一個心愿——要親自去頒發中國的第一枚奧林匹克金牌,這個愿望很快成為現實。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賽第一天,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獲得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金。這一天,薩馬蘭奇親自把金牌掛在了許海峰的胸前。此時的他,萌發出另外一個想法:幫助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
1984年10月,他應邀參加中國的35周年國慶慶典,并與中國領導人進行了交流,得到積極回應。1990年北京表示明確的申奧意向后,在當年的東京國際奧委會全會結束后,薩馬蘭奇動員和組織了參加全會的60多個委員及其隨員,來北京出席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這么多國際奧委會委員觀看一個洲際運動會,在國際奧委會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1993年,北京以兩票之差申辦失利,不僅是中國人心中的痛,也讓一直支持北京申奧的薩翁充滿了遺憾。此后,他致信中國領導人,表示如果中國再次申奧,整個奧林匹克運動將為之感到高興。
1995年,薩馬蘭奇應邀到天津出席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向中國領導人提出希望中國再次申辦奧運會。
1997年他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第八屆全國運動會,看完開幕式后對何振梁說:“在我任主席期間,國際奧委會犯了兩個錯誤。一個是1996年的百年奧運會沒有回到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另一個是2000年的跨世紀奧運會沒有屬于北京。第一個錯誤我們已經糾正了,希望在我離任前,我可以糾正第二個錯誤。”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中國再次站在了申奧歷程的決定性關口。“這是我在國際奧委會主席任上,最后一次宣布奧運主辦城市,在那之前,我經常向奧委會的同事們提起,希望能在北京舉辦奧運會,”薩馬蘭奇說。隨后的一切,讓所有中國人永生難忘,薩翁則說:“我到現在還記得中國申奧代表團的所有成員跳起來慶祝的那一幕。”
從那之后,薩馬蘭奇總會講,自己在國際奧委會主席最欣慰的兩件事,一件是看到家鄉巴塞羅那成功舉辦1992年奧運會,另外一件就是讓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人盼到了夢想已久的奧運會。
最珍惜的榮譽——中國人的好朋友
在宣布北京為2008年奧運會舉辦地之后,薩馬蘭奇卸下擔任了21年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職務。在國際奧委會莫斯科全會上,大家向他告別。何振梁的發言表達了中國人民對一直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的這位老人的深切情意。他說:“中國人民熱愛和尊敬薩馬蘭奇。對中國少年兒童,薩馬蘭奇是他們的爺爺;對中國的成年人,薩馬蘭奇是全天候的忠誠朋友;對我和另外兩個中國委員來說,薩馬蘭奇是關心備至的兄長。”正如薩馬蘭奇在北京出席《薩馬蘭奇回憶錄》(中文版)首發式時曾說過的:“我在全世界取得過許多榮譽學位和榮譽稱號,但最珍惜的是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薩翁有很多中國好朋友,最廣為人知的是他與鄧亞萍的“忘年交”。1991年世乒賽,鄧亞萍榮獲女單冠軍,看臺上的薩翁走下賽場,親自為鄧亞萍頒獎。之后,他盛情邀請鄧亞萍到國際奧委會做客。幾個月后,鄧亞萍應邀來到洛桑。
開始,鄧亞萍以為,一名運動員接受國際奧委會主席的邀請到自家的“圣殿”做客,是件很平常的事兒。但在宴會上,薩馬蘭奇對她說:“鄧,你是我第一個邀請到國際奧委會總部做客的運動員。”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鄧亞萍奪得冠軍后,薩馬蘭奇與鄧亞萍相約四年后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到時候你拿了冠軍,我還親自為你頒獎。”
四年后,鄧亞萍的奧運冠軍夢想再次成為現實,薩馬蘭奇除了上臺頒獎之外,還給她一個特殊的“獎賞”——在全世界億萬雙眼睛的注目下,像對待自己的孫女一樣,慈祥地撫摸了一下這位中國姑娘的雙頰。這一舉動后來成為體育史上的經典鏡頭。此后,鄧亞萍的多次重大比賽,薩翁都親臨現場,并為奪冠后的鄧亞萍頒獎。久而久之,中國乒乓球隊對此習以為常,并給薩翁起了一個親切的綽號——“外公”。“一個自身條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夠長久‘稱霸’女子乒壇,在鄧亞萍身上我看到了奧林匹克精神。”薩馬蘭奇如此說。
2008年9月,西班牙《先鋒報》刊登了他所撰寫的題為《我為什么愛中國,尊重中國》的文章:“中國人民懂得珍惜患難之交,不會忘記患難時期與自己站在一邊的人。正因為如此,在這次北京奧運會上,我才能享受到中國人民的友誼和對我的愛,這是很難用言語表達的情感。30年來我29次訪問中國。我從中國收獲了愛和友誼,也學會了愛與尊重中國人民。”
來源:新華網(記者 周欣)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