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爾和馬克1982拍攝的中國日報戶外廣告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8日報道:克里斯多佛·馬可是一位居住在紐約的美國攝影師。作為美國波普藝術教父、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安迪·沃霍爾的密友,1982年,他和沃霍爾一起來到中國旅行。
27年過去了,沃霍爾已經長眠,但現年61歲的馬可,帶著過往的記憶近期再次來到了中國,通過紀錄片拍攝的方式追尋了1982年11月和“藝術教皇” 沃霍爾在北京 “著名三日游”的足跡。
他最近的紀錄片中呈現了安迪·沃霍爾一段不為人熟知的個人史,并展示了中國上世紀80年代初的記憶片斷。就此,他接受了《中國日報》(China Daily)的專訪。
馬可是個收藏家,在他的居所,他完整地保存了所有1982年他和沃霍爾來中國旅游時收集的相關物品,包括他們當時下榻的北京飯店提供的簡易牙刷、商品的外包裝、1982出版的中國當時唯一的英文報刊《中國日報》,還有大量他在中國拍攝的影像。
這些他都裝在了友誼商店購買的一個旅行袋里。
最新的《安迪·沃霍爾:重回中國》的紀錄片就是以馬可打開這個沉寂二十多年的旅行袋,開啟塵封的記憶開始的。
馬可說:“這個旅行袋裝滿了珍貴的記憶,它是個有魔力的時間穿梭機,將我帶回27年前和安迪·沃霍爾在北京游玩的日子。”
“我完好地用這個旅行袋保留了所有回憶1982年和安迪·沃霍爾旅行的材料,恰好和安迪·沃霍爾喜歡將某個階段的物品放入大盒子里保存的習慣不謀而合--我們從來都不輕易扔掉任何東西。”
當馬可談到他和沃霍爾自1976年開始直到沃霍爾1987年離世十多年的深厚友誼,他說“我當時是活在他的哲學里的,我倆所見略同,我們存在許多相似之處,也都在影響對方--我和他都是收藏家,他是畫家,我是攝影師,我們都和影像關系密切。”
馬可新近完成的紀錄片里面也展示了他當時為沃霍爾在北京拍攝的私人照片并結合他來到中國重走旅行路線的親身經歷和感受,這些珍貴的影像和體驗最后被搬上了熒屏。
馬可說:“1982年來到中國我所拍攝的大量照片是我追憶往昔的線索,而這部紀錄片則是更直觀地記錄我和沃霍爾在北京的那三天里什么時間、做了什么。”
馬克和沃霍爾(右)1982年在天安門合影留念。
在這部長60分鐘的紀錄片,馬可再次登上了長城,按圖索驥,并意外地又找到了沃霍爾27年前在長城上留影的那面城墻,而上面的涂鴉印記一點都沒有變化。
馬可開玩笑似地說:“你看中國面貌變化很大,但是變中有不變。”
馬可還特別找出了1982年來中國拍攝的一張China Daily的戶外推廣告的照片,他很高興地告訴我們:“China Daily是他當年來到中國發現的為數不多的,用英文通過戶外廣告牌向西方推介自己的機構。”
另外,在和馬可關于當今中國的談話中,變化是他談及最多的詞。
“如果安迪·沃霍爾如今還在世的話(那么他今年該81歲了),他將會對他當初所預見的事物最終成為了現實而感到高興—他當時的確預見到了中國也會有麥當勞,也會受惠于高科技——他是‘未來主義者’。”
馬可補充道,中國的現代化和國際化讓它在20多年后看起來更加迷人,和上世紀70年代充滿活力的美國紐約異曲同工。
“沃霍爾會喜歡這里并在這里發展藝術事業的。”
馬可說與1982年相比,現在的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環境更加充滿生氣和繁華,并能夠找到安迪·沃霍爾的影子。而1982年那時——中國沒有口紅,沒有外國流行音樂,沒有霓虹燈,沒有夜總會和奢侈品……
馬可說,“現在的中國年輕人的文化觀念非常開放,反應也很靈敏,并且他們非常樂意去實驗新的藝術。”
他說,中國的變化從中國的建筑里也可見一斑——在西方看來,中國再不是僅僅被紫禁城和天安門廣場所定義,現今的中國已經連同中國國家大劇院、央視新臺址、鳥巢、水立方等等宏偉建筑被廣大西方人所稱贊,而且中國的時尚也已經從80年代初清一色的毛時代裝束大步向前演進了。
“現今中國,因為更具活力的文化和成功舉辦奧運過后不斷增強的自信心而更迷人,”馬可這樣說道。(中國日報記者 張歆 編輯 張峰)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小檔案
帶五角星帽子的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本名Andrew Warhola,港臺地區譯為安迪·沃荷。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生于1928年,1987逝世,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斯堡,是捷克移民的后裔。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從小酷愛繪畫,曾在卡耐基技術學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學習。
1949年(21歲)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離開匹斯堡去紐約尋找發跡機會,他明白要在美國的視覺藝術上獲得成就,就必須讓人們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大眾傳媒給了他許多啟示。
1952年(24歲)他在紐約以商業廣告繪畫初獲成功逐漸成為著名的商業設計師,他設計過賀卡、櫥窗展示、商業廣告插圖,這些經歷決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商業化傾向的風格。
1954年(26歲),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首次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學會杰出成就獎。
1956年(28歲)和1957年(29歲)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連續獲得藝術指導人俱樂部的獨特成就獎和最高成就獎。
20世紀60年代,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開始以日常物品為作品的表現題材來反映美國的現實生活,他喜歡完全取消藝術創作的手工操作,經常直接的將美鈔、罐頭盒、垃圾及名人照片一起貼在畫布上,打破了高雅與通俗的界限。
1967年,遭遇女同性戀者 Valerie Solanas 刺殺后一直沒有康復,1987年死于外科手術,Valerie Solanas 被判3年徒刑,
作為20世紀波普藝術的最著名代表人物,他"歪曲或包裝"過毛澤東、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The Velvet Underground 樂隊、可口可樂 (Coca-Cola) 、美元和 Chanel 五號,尤其是他對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從內容到形式的設計,令這個樂隊成了音樂史上唯一可以媲美"披頭士"的奇跡,而 The Velvet Underground 自此就沒有停止過他們對這個世界及其文化的影響。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制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的作品沒有歐洲設計師那么觀念化、哲學化、個人化,他的作品風格體現出了:實用主義、商業主義、多元化、幽默性。"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這是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留給媒體時代最樂觀的寓言,但以其對當今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言,他自己的15分鐘還遠未結束,無論是當時他所處的時代還是現在,對于美國還是世界,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都是個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