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8日報道:青島你我青少年健康中心早上9:30開始營業,但是為了提前做些準備,護士長封雙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就到了。
她開門的時候周圍都沒有等候的客人,但是一般情況是門一開,接待室里綠色的沙發一下子就被三四個人占領了。
她們一般都是在附近的小店里等而不是在中心門口徘徊,主要是怕被熟人撞見,因為她們都是來這里咨詢未婚先孕和做流產手術的。
你我青少年健康中心是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中國代表處的門診服務機構,專門為青少年提供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宣傳、教育、預防和醫療服務。
10月20日,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早上9:10分,中心等候區的沙發上已經有四個女孩了,她們中的兩個學生模樣,還背著雙肩包。
“醫生到底什么時候才來啊?”其中一個穿著白色運動裝的女孩不耐煩的問道。“很快了。”封雙耐心地回答,同時讓她們逐一過來登記。登記本剛換過了沒幾天,又有一半已經寫滿了。
中心徐進主任介紹說,“為了保護這些孩子的隱私,我們不要求客人出示身份證明,但是出于對我們的信任,大多數人留下的資料都是真實的,至少年齡和病情這樣。”
“我們也見過有些女孩子化著大濃妝,說自己20出頭了,但是憑借我們多年的工作經驗,一眼就可以看出她們的實際年齡要小得多,”徐主任說。
中心從2003年成立到2010年底共為46,283人次提供生殖健康咨詢和醫療服務,其中15到24歲的人群占70%。
“跟中心剛成立的那幾年相比,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出現在流產手術室里。而這其中學生和農民工的比例都在上升,”徐主任擔心地說。
學生群體增加
“我做過手術的客人最小的是一個15歲的初二學生,她只比我兒子大一歲。”中心的王玲蔚醫生說。
那孩子來的時候穿著校服,褲子上還有血,自己還拿了個臉盤。我們經過檢查和做B超發現她已經懷孕7周多了。
她說她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聚會跟大家一起喝了不少酒,醉了不知道發生什么了,更別提誰是孩子的爸爸了。
“那孩子第二天空腹來做手術,做完以后在客廳里看電視跟沒事人一樣,看得很入迷,真是個孩子啊!”王醫生感嘆道。
徐主任說:“很多人都想當然的認為這些未婚先孕的都是壞學生,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我們的不少客人都是重點中學和大學的學生。”
“這些孩子在學習上可以被稱為是好學生,但是在性和生殖知識方面她們的知識實在是太欠缺了,”她說。
越來越多的農民工
中心去年做了900多例流產手術,其中一半都是重復流產的客人。一個22歲的女孩子五年內在中心做了8次流產手術。而中心記錄著像她這樣的還有四個人。
“由于多次手術她的子宮受損已經非常嚴重。她很容易就會終身不孕,如果繼續這樣的話,”王醫生說。
“但是那個女孩告訴我,他和男朋友都來自農村,在青島的一個鞋廠工作。每個月的收入也就夠兩個人的花銷,哪有錢在養孩子啊!”王醫生說。
在王醫生正說的時候,一個23歲的女孩正從手術室走出來。臉上沒有一點血色像白紙一樣,用手捂著肚子。
“我8月份的時候剛做了一次,這是第二次了。”劉暢(化名)說,她來自東北農村,現在附近的商廈里賣男裝。
“我們這很多客人都像這個女孩一樣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青島打工,她們在餐廳做服務員,在商場賣貨,在工廠做工,甚至在娛樂場所做小姐謀生。這是一個受教育比較少的群體,同時她們也是最缺乏性知識的群體,”徐主任說。
這一現象在國內的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在北京大興有很多服裝廠,那里女工很多,所以周邊有一條街被外界戲稱為“流產一條街”,女工的需求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使得街上的黑診所總難以根絕。
“我們跟農民工多的工廠有很多合作,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們免費體檢和查婦科,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她們工作都很忙,在外面檢查又很貴,所以她們都很少有人去體檢,也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她們的性知識真的是太欠缺了,真的需要有人好好地給她們補補課,告訴她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徐主任說。“我們還在這些工廠里培養了很多健康大使,定期的為她們講授性和生殖健康知識,再通過她們以滾雪球的方式去影響身邊的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玲蔚已經在中心工作五年多了,一共做了3000多例手術,基本上是8例一天。而每到寒暑假結束剛開學的一兩周被稱為流產高發期,也是她最忙的時候,手術數量要比平時多20%到30%。
“如果這些年輕人都能掌握些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知道和遵循如何避孕和事后補救,那么她們就不用遭這么多罪了,”她說。
“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工作節奏了,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做手術還是讓我感到很不安,”王說。
性教育缺失
中國性教育很少但這并不能阻擋年輕人發生性行為。研究表明,我國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婚前性行為、人工流產和性病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是由于他們普遍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識,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未婚青年開始面臨與性相關的健康危險。
由國務院婦兒工委等部門2010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15-24歲青少年達1.6億,其中22.4%發生過性行為;超過50%在首次性行為中未采取任何保護措施;在有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21.3%有過懷孕經歷,其中90.9%做過人工流產,19%多次流產。
中國是一個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大的社會,人們很難敞開心扉去公開接受與性有關的話題。即使現在,性也是一個隱私性的話題,學校教育很有難度,而相關教育部門本身的觀念也有待打開,性教育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引入,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有限。
但是現實卻在發生急劇變化,不面對并不能解決問題。現在人工流產的多是未婚者,未婚者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在增加,年齡還趨于低齡化。家庭在性教育上也是如此。最近一次關于1500個家庭的調查就表明,74%的家長刻意回避跟孩子談有關性的話題,而85%的孩子在遇到性方面的問題時會去網上尋求答案。
“如果我們的性教育進行的很到位的話,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年輕的女孩子未婚先孕甚至做流產手術。”瑪麗?斯特普中國項目發展主任肖遠鴻說。
瑪麗?斯特普中國是一家國家公益組織,長期致力于關注中國脆弱人群的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特別是13-24歲未婚青少年、打工流動人口、女性性工作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肖主任認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飲食、疾病和其它多種因素的影響,現在性成熟的年齡越來越早。而與此同時,同90年代相比,迫于職業技能、工作和高房價以及大家觀念的變化,結婚的年齡又在推后。二者共同作用是待婚期延長,是導致現在未婚先孕和流產數量增多的原因之一。
陳一筠認為,“待業很難受,性待業更難受”。在這段時間,家長應將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生理現象解釋給孩子聽,同時應正確看待孩子在這段時期的兩性關系。
除此之外,醫學技術的進步,讓越來越多的手術有了無痛選擇,人工流產也不例外。據介紹,目前的人流手術多為靜脈全麻,一般情況下,只需在門診睡上一小覺,醒過來就一切都結束了。但就是因為無需承受太多痛苦,很多人開始把人流手術看得越來越淡,越來越無所謂。
一些年輕人對婚前性行為抱著輕率態度,而對避孕知識又一無所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結果造成未婚先孕,反反復復在婚前去做人工流產,甚至造成盆腔感染性疾病或性病,給身心帶來很大損害。
如果是在一些不夠規范的醫院或是黑診所,出現炎癥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此外,如果手術時刮宮太狠,內膜也會受到損傷,特別是多次流產,就算宮腔內膜有再生能力,也免不了受到傷害。
北京婦產醫院計劃生育科主任醫師孟凡說,所有這些問題在體內“潛伏”久了,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就不容忽視了,不孕不育、宮外孕、習慣性流產、機體抵抗力低下、婦科疾病等都有可能在幾年后出現,不僅會使女性的生活質量降低,同時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
同時未婚先孕還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比如棄嬰的增加,特別是女嬰。還有艾滋病及其它性疾病的傳播。
教育方法
北京某醫藥科技公司總經理王兵極力推薦日本電視上播放的一個幼兒園運動會的節目。節目中孩子穿上精子和卵子的衣服模擬受精的過程。
“這些孩子在里面玩的非常起勁,同時還學到了相關的知識,而家長和老師也并沒有感到任何的尷尬,”他說。
肖遠鴻認為中國的性教育應該列入到學校的必修課中,同時從幼兒園到大學依據年齡段和生理發展需要,逐步開展性和生殖健康教育。
他還建議,教育部門能夠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對學生和農民工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識的教育和普及之中。
“家庭在我國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要給家長開展性教育,他們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陳一筠說。
青少年應該有更多的機會與異性接觸同時釋放對異性的好奇心,現在有些學校推行的集體舞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陳一筠說,少男少女的交往既可以愉悅雙方的身心,增進健康,又能完成第二次斷乳期,避免戀父或戀母情結的出現。“早期的交往是今后戀愛、擇偶的一個練習。早練習可以避免青少年今后將愛情和婚姻當成練習本。”她還認為家長應鼓勵異性交往——男性比較擅長抽象、邏輯思維,女性則擅長形象思維和語言能力,處于智力發育期的男女交往能形成智力的互補。
陳一筠認為,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沒有性教育,只有健康教育,或者青春期教育,普及的是一些基本的性知識和道德教育,不是在社會人文的層面進行,這樣的性教育是不成功的。
“簡單用道德與否來教育孩子也是不可取的,告訴女孩打胎傷風敗俗并不能制止性行為,深深的負罪感在讓她們選擇不安全的方式傷害身體時,還給她們留下心理傷害,”她說。
陳教授認為,性教育的關鍵在于精神,是把原始的沖動轉化成愛。會愛人的孩子,會為對方學會保護和珍惜,學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愛能讓孩子變得更積極、更優秀,這就是性教育的成功。
英文原文請見:http://m.tyhy56.com/usa/china/2011-11/08/content_1405341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何娜 解傳姣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