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溢油事件拉鋸近3個月之后,8月31日是國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公司實現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的最后期限,同時也是選拔律師團結束的時間。雖然康菲稱已完成國家海洋局要求的“兩個徹底”,然而,事件的真相真的如此簡單嗎?無論如何,康菲即將面對一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環境公益訴訟,渤海溢油事件也進入關鍵節點。
劣四類海水,已失去使用價值
在隱瞞漏油信息近一個月、拖沓處理漏油事件后,8月19日,康菲在一份聲明中稱其委托第三方實驗室在幾千公里海岸上收集了56份樣品,結果只有2份與本次海床滲油直接相關。8月29日,康菲再次聲稱,已收集86個油樣,其中只有兩份樣品與本次海床滲油直接相關,另外3份樣品與渤海灣溢油點原油存在較強的相關性,絕大多數樣品與燃料油相似,并再次得出結論——油樣顯示此次溢油不會對海岸造成實質性影響。
然而,根據國家海洋局全天候立體監視監測以及采集的油樣顯示,6月4日至8月23日,溢油累計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污染,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累計約870平方公里。溢油已經影響渤海西岸部分岸線,以零星油污顆粒為主。遼寧綏中東戴河,河北京唐港淺水灣岸灘、秦皇島昌黎黃金海岸浴場岸灘采集的油污顆粒全部或部分來自蓬萊19-3油田。
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降到劣四類的海水已經失去了使用價值,嚴重受到污染。因為石油中含有有毒物質,浮游生物、貝類會受到很大影響,魚類海鳥吃了這些受污染的浮游生物后也會受到影響,有毒物質會沿著生物鏈傳播。而且海產品受到污染或直接死亡,或受到影響后被售出,對人體產生危害。另外,含油的泥漿,深入到海洋底泥里面,深入礁石,對海底的生態系統影響也很大,而且持續時間非常長。
目前,從媒體報道來看,受影響最大的是水產養殖基地河北樂亭和昌黎,扇貝死亡量相當大。樂亭縣的160多家海產養殖戶認為,他們的350多萬籠扇貝苗的死亡應該歸罪于這次漏油事件,他們認為這給他們造成了3億多元的損失。
索賠成為新焦點:金額天文數字?
在8月25日召開的渤海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上,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強調,這次渤海溢油事故是中國最嚴重的海洋環境生態事故。同時,他措辭強硬地表示,任何企業損害中國海洋環境都必將付出代價。
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國家海洋局可對康菲公司施以最高20萬元的行政處罰。除了行政處罰之外,該法第90條規定,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海洋保護區,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
據了解,從6月開始,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著手生態環境損害評估調查。8月16日,北海分局表示,將代表國家向渤海溢油事故責任方提起海洋生態損害索賠訴訟。按照國家海洋局的索賠時間表,在8月底結束法律服務機構的選聘后,9月1日,這場訴訟將拉開帷幕。屆時,沿海16個省市政府和當地的養殖業戶、漁民個人都有權利索賠。
賠償金額理所當然成為焦點。此前,華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賈方義以公民個人的名義提出公益訴訟,要求中海油和康菲設立100億元的賠償基金,但目前未獲立案。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環境與資源法律事務部主任趙京慰表示,根據其所代理的近200戶養殖戶的初步統計,這些養殖戶所遭受的經濟損失總額估計超過1億元。而這200戶僅是受害養殖戶的一小部分。
而在生態方面的賠償金額,國家海洋局表示,將根據《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等標準進行科學評估,估算此次溢油造成損害的生態賠償金額。他們還表示,這個賠償金額可以很大,理論上“上不封頂”。
對此,有關專家認為,國際上,海洋溢油事故的賠償金額往往是“天文數字”。不僅需要對利益相關方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更需要對海洋環境的長期生態損失進行賠償。比如BP(英國石油公司)為處理墨西哥灣溢油事件,掏出200億美元設賠償基金。此次如果能成功贏得訴訟,將可能會打破中國污染案的索賠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