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經過三年醫改,我國基本醫保覆蓋面已經擴大到95%以上,但是如何將更多的醫改實惠普及到眾多的農村人口,解決基層群眾看病、就醫難的問題,仍然值得探討。
近期,衛生部、民政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在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的同時,通過支付方式改革來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在湖南省藍山縣新圩中心衛生院,80歲的胡必言老人正守在老伴李六紅的病床前,李六紅老人是個老病號,看病曾經給這對幾乎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李六紅:有些藥不能報,體質弱要吊氨基酸這些沒有報的,實際上只有60%多。
老人所說的“十加百”,是藍山縣從去年初開始推行的看病全報銷模式,參加新農合的農民自付10塊錢就能看門診,自付100塊錢就能住院治病,住院費、藥費、護理費、檢查費全額報銷,由新農合承擔,縣里的新農合辦公室定期與衛生院結算。
根據湖南省衛生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處處長王兵的介紹,之所以敢于嘗試“全報銷”模式,是因為新農合的普及。根據醫改規劃,今年,我國新農合的人均政府補助標準將提高到240元,而目前,湖南省人均籌資水平已經達到290元,具備一定的基金基礎。
王兵:他的實質是一種支付方式,就是付費方式的改革,就是實行的限額付費,最好的就是明明白白消費,把費用控制和醫療管理等復雜問題簡單化了,而且它最根本的目的或者說效果就是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保障問題。
王兵表示,湖南省的付費機制改革其實也正處在探索之中。
王兵:如果都是150的話,就有一個問題,有的人只住了3天,有的住了5天,有的人住了半個月,有的住了一個月,他都是150,這樣你對整個對資源的消耗和利用方面就顯得有些不公平了。你一天20塊錢誰都可以承受,但是根據你占用醫療資源的時間的長短有所區別,你占用的時間越長你應該負擔比例越高,也體現醫療資源消耗占有的公平公正這么一個原則。
其實,簡單的說,湖南這樣的新支付方式就像是“責任承包”,病人或按病種付費、或按人頭付費、或按床日付費、或按總額預付病種,總之就是看病花定額的錢,剩余的由醫院支付。
根據醫改規劃,今年,我國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將達到75%左右。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胡善聯指出,支付比例的提高可以大大緩解患者的負擔。
胡善聯:我們還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險的所謂提高質量,能夠使廣大城鄉居民一旦患病以后,住院也好、門診也好,以后的補償比例會不斷的提高,而且希望我們老百姓支付的比例要降低到30%以下。
然而,湖南目前所做的支付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并不能代表全國的情況,我國基本醫保制度仍然存在“碎片化”現象和實際報銷水平偏低等問題。世界銀行衛生經濟學專家張碩認為,全民醫療保障制度在建制擴面后如何繼續深化是下一步重點。
張碩:比如我們現在人均的合作醫療籌資水平是200塊錢。據我們統計,農村老百姓年均醫療保健費用的支出可能要到500、600這樣一個水平,所以它肯定實際補償比不會達到老百姓期待的那樣。所以下一步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么深化保障的水平,保障的程度。(記者李欣傅蕾)
來源:中廣網 編輯:張少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