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瑪雅人靠譜嗎?要是靠譜我就不上班了!”隨著12月的來臨和瑪雅歷最后一天12月21日的臨近,網絡上許多網友以此調侃,以“請問瑪雅人靠譜嗎?要是靠譜我就……”為開頭的句式在網絡上風行,被網友們稱為“瑪雅體”,網友們通過這種方式紛紛調侃自己對于“余生”的規劃,聊以慰藉“這即將結束的今生”。
在眾多的瑪雅體中,網友們提出各種各樣的“余生愿望”,有的純粹調侃,如“不上班了”、“不上課了”、“不還信用卡了”、“把協議摔在客戶的臉上”、“去表白”等等,也有的真情流露,如“回家和爸爸媽媽扯家?!?、“不出差了去陪老婆”等等,也引來了許多網友叫好的感動。有評論稱,瑪雅體的流行,是一場“最有價值的網絡狂歡”,因為這些愿望雖然看起來很普通,很渺小,甚至很無稽,但它折射出的,是“對毫無激情的生活的厭惡,也是對人生最美妙的向往”。
近年以來,隨著網絡普及的程度越來越高,網絡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深,而其中,各種層出不窮的網絡“語體”總是能夠引起許多人的一時跟風,從早期的“淘寶體”、“凡客體”、“咆哮體”,到近來的“元芳體”、“高曉松體”、“瑪雅體”等各領風騷三五天。
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這是網絡時代特有的現象,是時尚在網絡上的表現形式之一,網友們在網絡上自娛也娛人,既有釋放現實生活壓力的因素,也有純粹好玩的因素,不必給它賦予太多的意義?!?/p>
時尚總是短暫的
北京晨報:網絡上最近又流行“瑪雅體”,引起了很多關注,您怎么看這種現象?
夏學鑾:這是網民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多是為了好玩,逗趣,沒有人是真的相信瑪雅預言,真正相信的也不會拿它調侃。
北京晨報:網絡上的“文體”層出不窮,往往風靡一時,它對人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
夏學鑾:其實網絡文體也是社會學中所講的“時尚”的一種,所有的時尚都是短命的,不是永恒的,都是短暫的流行,可能三兩個月,甚至也可能三五天就消失了,除非是帶有惡意的惡搞,或者違反法律的行為,抑或是明顯挑戰嚴肅文化的行為,一般都不必太認真,實際上大多數都是一時的好玩,或者情緒的發泄,不必給它太多的負擔和含義。網絡文體是網絡時代特有的一種“時尚”,它流傳速度更快,普及面更廣,但流行的時間也更短,總有新的“時尚”代替舊的。
夏學鑾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民政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心理學、群體動力學、社會福利哲學、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大眾媒播心理學等。主要著作有《整合社會心理學》、《轉型期的中國人》、《社區照顧的理論、政策與實踐》、《中國社區建設:理論政策實踐》和《國外社區發展百題問答》等。
網絡生活中,各種文體更新換代、花樣翻新,各自流行一時,又迅速被人們忘記,因此,有人干脆把所有的網絡文體都稱為“流星體”。這是網絡時代的特征,還是世俗時代的必然?
網絡文體的流行,也一直都爭議不斷,有贊同者認為“微言大義”,看似調侃,實際上是人們內心的一種寫照,或者是對自由奔放的生命的向往,或者是對生活壓力的一種釋放。批評者則認為很多網絡流行體毫無意義和價值,網絡文體應該更多傳達高尚的價值,正面的能量。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不是所有的時尚都必須加以價值判斷,沒有價值判斷的自娛自樂同樣有存在的意義。多元社會之所以多元,就是允許不同價值,甚至不涉及價值的東西都能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