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4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長三乙”火箭使用6項新技術
“長征三號甲”系列中的“長征三號乙”火箭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也是發射高軌道衛星的主力火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杰介紹說,為滿足這次“一箭雙星”發射任務需求,“長征三號乙”火箭在其標準型基礎上有較大改進,使用了雙星串聯外支撐技術、雙星發射軌道設計技術、雙星軌道分離技術、中圓軌道發射技術等6項新技術。同時,火箭整體上還有26項適應性的狀態變化,包括整流罩設計、火箭總體設計、雙星分離系統設計、發射軌道設計等。
使用6項新技術并有26項狀態變化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其研制過程經歷方案設計、初樣設計、試樣設計3個階段,整個研制過程中共進行26次大型地面試驗,主要包括全箭的風洞試驗、振動試驗、模態試驗、仿真試驗,還有所有新研制部段的結構靜力試驗、噪聲試驗等。她說,“這次‘一箭雙星’的發射涉及到的狀態的變化包括新技術、新狀態變化,都要通過這些試驗來驗證,這些地面試驗是必須做的”。
姜杰表示,改進后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主要執行“一箭雙星”發射任務,其一枚火箭可以完成兩顆衛星發射,既提高了發射效率,也提高了發射能力,對中國航天運載技術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