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層以及主流觀點一直在強調人民幣的穩定,但是市場上已經有聲音“未雨綢繆”,探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究竟如何回歸常態。
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期間承認,2008年底以來人民幣再次和美元掛鉤是政府采用的特殊匯率形成機制,也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一攬子政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從非常規的政策退出回歸到常規性的經濟政策,時機選擇需要非常慎重。
然而,他只向市場傳達了時機抉擇的難度,卻沒有明確告知回歸的途徑該怎樣選擇。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認為,如果人民幣匯率政策要回歸到常規性,首先應該是擴大對美元的雙邊波幅,其次才是匯率形成機制的改變。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則表示,在現在的情況下,一次性大幅升值對國內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沖擊過大,長期來說也不可持續;而完全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模式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過大,企業在目前階段難以承受;對美元的爬行升值模式由于對美元體現出單邊升值的趨勢,則會加劇熱錢的流入。
因此,他建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采用“有彈性的一籃子模式”。所謂“有彈性”指的是“非嚴格盯住”,在這種模式下,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波動過大,則通過外管局的外匯市場操作將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控制在一定的波幅之內。
馬駿的觀點是,這種模式能較好地綜合平衡四方面的目標:緩解經濟過熱壓力和國際收支不平衡、減緩短期熱錢的流入、避免對國內實體經濟產生過大的沖擊、有可以長期運行的可行性和公信力。
對于時機的選擇上,中國銀行研究員方明分析,人民幣要盡快地恢復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形成機制,也就是2005年7月份匯改以來實行的政策,“越快越好”。他解釋,因為現在外在環境,包括美國和新興市場國家都變得樂觀,如果美元指數上升15%-20%,也就是漲到90-95,人民幣仍掛鉤美元,這樣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也升值15%-20%,不僅使自己處于尷尬的境地,而且也給國外留下人民幣并非市場化運作的“把柄”。而如果現在就恢復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政策,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對其他貨幣升值3-5%,“這個事情就解決了,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大。”從長遠看,他認為人民幣的國際化也需要人民幣盡快恢復到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的觀點則相對謹慎,他認為貨幣政策正常化會遵循一定的過程,首先,存款準備金將可能繼續調整;其次,公開市場操作和窗口指導將加強;第三,加息的窗口完全打開;最后才會是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3%-5%左右。
此前,市場一直關注人民幣對美元的走勢,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提出了人民幣核心匯率指數的概念,選取美元、英鎊、歐元、日元、港幣為指數貨幣并確定一定的權重,最后綜合的指數可以反映人民幣幣值水平的總體變化。
陸前進認為,隨著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波動幅度增加,甚至變動方向相反,央行只控制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通常很難實現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因此央行必須更多地轉向人民幣有效匯率,才能更加準確地控制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方向、變動的大小和變動的節奏。
因此,他指出推出核心匯率指數有利于引導市場預期,推動外匯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以2006年8月作為基期(100)計算,3月30日的人民幣核心匯率指數為109.1764,從2009年5月份開始,人民幣的核心匯率指數總體處于上升態勢。(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