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怡人综合网站,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久久97AV综合,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頻道推薦> 哈馬斯7日回復是否接受以色列長期停火協議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網 曾招募80余女人彈 | 辛普森因綁架罪等被判33年監禁 | 五角大樓明年計劃招募千名外籍醫護 |
以色列女科學家獲09年諾貝爾化學獎 45年來首位

2009-10-08 09:23:35
我來說兩句打印文章發送給好友

以色列女科學家獲09年諾貝爾化學獎 45年來首位
 
榮獲0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以色列女科學家阿達?尤納斯
以色列女科學家獲09年諾貝爾化學獎 45年來首位

以色列女科學家獲09年諾貝爾化學獎 45年來首位

榮獲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3名科學家(從左至右):美籍印度科學家萬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美國科學家托馬斯?施泰茨、以色列科學家阿達·尤納斯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10月7日上午(北京時間7日下午5時40分),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美國科學家萬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托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以及以色列女科學家阿達?尤納斯(Ada Yonath)三人因在“核糖體結構與功能研究”中的突出貢獻而共同獲得這一殊榮。

***掃清抗生素研究障礙

“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對一種關鍵生命過程的研究,即核糖體如何利用DNA的信息制造蛋白質,進而制造生命。這項研究掃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許多障礙,研究成果可以立即被采用,這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實用的創新,也為科學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聲明中說。

評獎委員會介紹說,這三名科學家都是使用了X射線結晶學的方法得到了核糖體的三維結構,從而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幾十萬個原子構成的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

報道稱,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三位科學家將各獲得三分之一的獎金。獲獎的三名科學家將受邀參加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儀式。

***40逾年來首位女性獲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今年公布的第三個諾貝爾獎項。從1901年起,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01次,共有157名科學家榮獲過這一殊榮。

在以色列女科學家阿達·尤納斯之前,諾貝爾化學獎只有3名女性得獎人,而且從1964年英國女生物化學家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獲得該獎項之后,就再無女性上榜。

對于獲獎,今年70歲的阿達·尤納斯也表現得相當興奮。“我真的,真的,非常開心,”尤納斯說,“當研究有所發現的時候,我感覺太棒了。這一系列的發現都讓我感到興奮……雖然現在我們并未掌握所有情況,但是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阿達·尤納斯,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以色列公民,1968年從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獲得X射線結晶學博士學位,現為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結構生物學教授及生物分子結構與裝配研究中心主任。

阿達·尤納斯在2008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以色列人。2006年,阿達·尤納斯與喬治·費埃爾因在“核糖體蛋白合成,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領域中做出突出成就,而獲頒化學領域相當有影響力的沃爾夫化學獎,該獎項旨在表彰除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以外,對于化學領域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在諾貝爾獎百余年的歷史上,共有700多位獲獎者,然而女性獲獎者卻少之又少,所占比例不到獲獎總人數的5%。諾貝爾獎女性得主中雖不乏居里夫人這樣兩度獲獎的傳奇人物,但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到2008年為止,只有35位女性獲諾獎殊榮。

***美國兩名科學家獲獎

萬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的吉登伯勒姆,美國國籍,1976年從美國俄亥俄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現為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結構研究部資深科學家和團隊領導人。

托馬斯·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國密爾沃基市,美國公民,1966年從哈佛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教授,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

(環球在線:方穎)

***相關鏈接 20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2008年,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這三位科學家因在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作出貢獻而獲獎。

2007年,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因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作出開拓性貢獻而獲獎。

2006年,美國科學家羅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作出貢獻而獲獎。

2005年,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因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領域作出貢獻而獲獎。

2004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因發現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而獲獎。

2003年,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因在細胞膜通道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而獲獎。

2002年,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里希。他們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識別和結構分析的方法。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與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們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另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巴里·夏普萊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環球在線:方穎整理)

環球在線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環球在線: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環球在線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552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環球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