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烏鴉經(jīng)常用嘴向伙伴做出姿勢,圖中一只雄姓烏鴉嘴銜一個物體與另外兩只有血緣關系烏鴉嬉鬧。
一只雄姓烏鴉嘴銜一個物體靠近另外兩只烏鴉。
人類在會說話之前的嬰兒期是用手勢來表達意向的,那么沒有手的烏鴉是如何指示目標傳遞信息呢?科學家近日揭開了這一謎底——嘴巴。
綜合外電11月29日報道,為了弄清楚烏鴉是否會使用手勢,研究人員對奧地利坎伯蘭(Cumberland)野生公園的烏鴉進行了調查,并在每只烏鴉身上貼上標簽,以便容易認出它們。
經(jīng)過長時間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烏鴉嘴的功能與人類的手類似,可以展示和提供某些東西,如苔蘚、石頭和小樹枝。這些手勢多數(shù)是對異性伙伴做出的,引導它們去看某個目標。烏鴉之間還通過嘴做出的姿勢彼此交流,如用嘴觸及或者控制某個物體,然后觀察潛在伙伴的反應,衡量對方對于該物體的興趣,或者與對方嬉鬧增強已存在的關系。
這是研究人員首次發(fā)現(xiàn)除了人等靈長目動物外借助類似手勢方式進行溝通的其他野生動物。“我們長期以來關于手勢的研究都集中在靈長目動物的身上,不過如果我們把研究范圍擴大,調研下其他動物種群的溝通系統(tǒng),人類語言的起源之謎才能得到解決,”研究小組組長、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員西蒙娜·皮卡表示。
犬科動物也可用手指出某些目標,不過那是經(jīng)過人類訓練的結果。科學家之前曾推斷,天生就會用手來交流的通常僅限于靈長目動物。即使那樣,在靈長目動物的代表大猩猩身上也很少出現(xiàn)明確的用于指示的手勢,例如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的黑猩猩用所謂導向劃痕來暗示身體上需要被關注的部位。所以科學家近日的發(fā)現(xiàn)表明,烏鴉在這一方面表現(xiàn)得相當聰明,勝過其他的鳥類,甚至可以說比得上大猩猩。
皮卡還說:“當我第一次見到烏鴉時發(fā)現(xiàn),它們與我主要研究的大猩猩是不同的,它們是目標非常明確的物種……它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當時我的雙胞胎哥哥和我都很小,他突然重新拿起一個漂亮的玩具,其實這個玩具存在已很久,不過我們都忘記了。在他拿到后,我對玩具再次產生興趣,開始與他追逐、爭奪。相似的情況也發(fā)生在烏鴉身上,他們之間也嬉鬧玩耍爭奪某個有趣的物件。”
皮卡和她的同事托馬斯·布格尼亞爾29日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刊發(fā)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網(wǎng)絡版上。他們表示今后將繼續(xù)對烏鴉的其他手勢進行探究,并弄清楚其代表的意義。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信蓮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