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屆北京—東京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 曾培炎
(2012年7月2日,日本東京)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際,到東京出席第八屆北京—東京論壇。首先,我謹代表中方代表團,對本屆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和朋友致以夏日的問候,并向為籌辦此次會議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人士表示感謝!
40年前的1972年,中日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順應歷史潮流,以巨大的政治勇氣作出戰略決斷,實現了邦交正常化,掀開了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40年來,中日關系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兩國從相互隔絕對立走向和平、友好與合作,雙方簽署和發表了《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奠定了兩國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兩國經貿合作深入發展,合作領域不斷拓寬,相互依存度日益升高,經濟利益深度融合。去年雙邊貿易額達3400多億美元,是兩國邦交正常化時的300多倍。兩國在人文領域的交流呈現出范圍廣、規模大、數量多的特點,成為深化兩國人民友好的重要紐帶。雙方人員往來已連續兩年突破500萬人次,是兩國邦交正常化時的500倍。兩國締結友好關系的省縣和城市從無到有,目前已達250對,實際開展交流的不止此數。
撫今追昔,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40年,是兩國關系克服種種風雨考驗取得長足發展的40年,是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重要福祉的40年,也是有力促進亞洲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的40年。
回顧這段歷程,我深深地感到,互信與互惠始終是中日關系發展的兩大基本要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正是建立了基本互信,中日關系得以重建并不斷改善發展,更好地促進了兩國的互惠合作和共同發展。與此同時,兩國逐漸深化的互惠關系也為兩國加強互信提供了重要物質支撐。歷史的經驗表明,當這兩大要素平衡推進時,中日關系的發展就會比較順暢,否則就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干擾和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