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教授說,由于社會建設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黨和政府應對此投入更大的精力。比如就業。有專家預測,未來15年我國就業壓力比預計的更大,需要加強對就業的宏觀調控。為此,應該加強勞動監察,減少超時加班,擴大就業供給。還應堅持發展經濟與促進就業良性互動,多渠道、多形式地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妥善處理并軌工作的一些遺留問題。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繼續做好農民工就業維權工作和復員退伍軍人的就業安置。提高就業資金使用和管理水平并強化就業培訓和就業服務。建立城市低保和再就業工作的聯動機制,加快推進就業工作的法制化。要把就業再就業納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強化落實目標責任制,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熱盼經濟發展更多惠及群眾
受訪專家同時關注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減少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傷害,為公眾帶來更多的利益。
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總體上還處于“投資和要素驅動型”,而不是“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驅動型”。“十五”時期,我國能源、電力和投資相對于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比“九五”時期都提高1倍多,煤炭產量增長1倍多,水泥產量增長79%,鋼材產量增長187%。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沒有明顯提高。
十七大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落實科學發展觀作出的新部署,將有力推進中國經濟的轉型。
經濟轉型需要經濟體制改革的保障。王一鳴建議,調整資源性產品價格,根據煤炭、石油、天然氣、金屬礦、土地、水資源等不同資源的自然和社會屬性,完善各種資源的價格形成機制。同時將價格改革的收益,用于對低收入者的補償,以及資源節約技術的開發和生態環境治理。
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迅猛增加。2000年,國家財政收入是1.3萬億元,2006年逼近4萬億元。政府更有條件從經濟建設者的角色,擴展到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
王一鳴表示,現在正是適度擴大政府公共服務支出,加快推進向公共服務型財政轉型的最佳時機。特別需要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較大幅度地擴大公共服務支出。這應是十七大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編輯:王晶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