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外長阿姆魯11月21日在開羅宣布,以色列和哈馬斯于當天晚上9點實施停火,這標志著在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發動的“防務之柱”軍事行動持續8天后,這場造成上千名巴勒斯坦人死傷的流血沖突暫告平息。
分析認為,此次停火是巴以雙方相互妥協以及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停火并沒有解決巴以之間的深層矛盾,停火能否得到徹底和持久的落實、巴以沖突的未來走向如何,仍有待觀察。
***哈馬斯視停火為“勝利”
此次停火被巴勒斯坦各武裝派別普遍視為一次“勝利”,因為他們在和以色列的沖突中充分展現了較2008年明顯增強的軍事實力。他們使用了射程更遠的新型火箭彈,多枚火箭彈還直接威脅了兩個重要城市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不過,哈馬斯也為“勝利”付出了巨大代價,包括慘重的人員傷亡和加沙大量基礎設施被毀,這些現實都促使哈馬斯不再戀戰,而是傾向于和解。
而以色列方面,一來國內民意并不支持政府升級軍事行動,這對尋求連任的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構成壓力;另外,盡管美國已明確表態以色列在遭受來自加沙的火箭彈襲擊時有權自衛,但確保避免以色列對加沙發動地面進攻還是首要目標,內塔尼亞胡希望向即將開始新任期的奧巴馬示好,修補因伊朗核問題而出現裂隙的以美關系。
最后,國際社會的積極斡旋為停火提供了外部動力。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埃及儼然成為“外交軸心”,總統穆爾西的努力可圈可點。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0日中斷亞洲行,緊急奔赴中東,先后在耶路撒冷、拉姆安拉、開羅與各方進行磋商。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阿盟代表以及土耳其外長也都積極展開了穿梭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