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6日報道: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對中國讀者來說不是個陌生的名字。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他曾影響過一代中國作家,學者認為他今年的獲獎也會對中國文壇和讀者產生深遠的影響。
“巴爾加斯·略薩如果在九十年代獲得諾獎,我會心存疑惑,”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的西班牙語文學專家陳眾議說:“那時他正放棄之前的宏大敘事,走向個人化的寫作。”
“而在本世紀初,這位作家開始回歸傳統的文學情懷,回到民族關懷,”陳眾議說:“此時他的獲獎表明這一文學潮流得到肯定——這能很好地啟發最近三十年來趨向于從探索大我到小我、從關注外部世界到內心領域的中國作家。”
這位曾競選過秘魯總統的拉美作家有著明星般的外表和在拉美作家中較為突出的科班身份(文學博士)。他的作品隨著八十年代國人對拉美作家的閱讀熱潮中介紹到中國,“其主要作品都有中文譯本,(那一代的)小說家中很少有沒讀過他作品的,”西語文學研究者和知名譯者趙振江說,并列舉了莫言、余華等作家。
趙振江認為巴爾加斯·略薩的獲獎是拉美文學在世界文壇地位的一次凸現,他希望能喚起年輕讀者的閱讀興趣,給他們帶來新的啟發。
研究、譯介巴爾加斯·略薩的學者認為其文學創作最大的特點是在藝術手法上的多樣性。
“他在內容、形式等方面不斷翻新的創新力真是讓我驚嘆,他從不刻意追求形成某種寫作流派,”中國大陸首位巴爾加斯·略薩的譯介者趙德明評價道。
“難能可貴的是,多年來他一直堅持追求創新和小說的藝術。他也向人們證明了小說不僅僅是語言的藝術、時間的藝術,也是結構的藝術,”陳眾議說。
“他的獲獎也為最近幾年來不斷讓人失望的諾貝爾文學獎挽回了面子,”陳說。
巴爾加斯·略薩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到過中國。趙德明因商討翻譯事項與其在北京有過短暫一晤。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趙德明說對作家的印象是“非常熱情和坦率的人”。
“我們在1994年的7月見面,主要是討論《水中魚》的翻譯。那時他跟我提到了他的創作計劃,后來果然都實現了.”趙德明說。
“第二年我在西班牙再次見到了他,因為時間更為充裕,我們彼此坦誠地談論了文學和人生。我對他直言‘幸虧你總統選舉失敗,否則我們就失去了一個如此優秀的作家’,他也沒生氣,笑笑就過去了。”趙回憶說。
“我和他的聯系就是譯者和作者的聯系”,完成了數種巴爾加斯·略薩作品翻譯的趙德明說,對于作家獲獎,趙表示他只是用平常心去看待。
“我從西語的報道中看到(獲獎后)作家很快就恢復了日常生活,也開始正常授課了。他看得平淡,我也如此,”趙說:“太在意就是把諾貝爾文學獎看得如何如何了。”(中國日報記者 梅佳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