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呼喚“?!北Wo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變被動保護為主動保護,方能真正還野生動物一個安全的家園
利用鳥類具有“尋光擇路”的特點,非法捕鳥者們趁夜在山坳間準備好篝火或高頻電燈,手持火槍、鳥銃、竹竿和大網等工具,等候鳥兒自投羅網。一旦鳥群經過,篝火便會在山頭點燃,燈光便會束束直射入天,一場殘忍的“殺戮”隨即展開,這是不久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湖南看到的一幕。
新化、新邵、桂東等縣,本是湖南“千年鳥道”上的重鎮,然而由于人類大規模的捕殺,這里已然成為候鳥們的“鬼門關”。據當地群眾介紹,其中一些地方已成固定的“打鳥點”,其中一些一個晚上捕殺的候鳥就多達2噸。
令人揪心的是,從近期各地林業公安破獲的案件來看,野生動物遭到獵殺的事件并不鮮見:在天津,一次投毒就讓稀有的東方白鸛總數目減少了近1%;在江西,包括7只珍貴的獼猴在內的多種野生動物慘遭獵殺。
雖然早在200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就明確規定了對捕殺、出售、收購、運輸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各地也出臺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條例和法規,但監管部門的“不作為”和“無能為力”,讓這些法律條文難以得到有效執行。
對此,相關人士建議,要建立保護野生動植物長效機制,既要加大人財物投入構建林業、公安、工商多部門聯動的保護機制,更需要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群眾利益、經濟發展的關系。從國家層面合理規劃產業空間布局,通過稅收杠桿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干部群眾從生態保護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