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加大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獎勵力度。繼“北京市人民教師”獎勵金額從1萬元提升至10萬元后,各區縣也陸續追加獎勵資金,對優秀教師個人的最高獎勵達20萬元。
今天是第28個教師節。全市共有10名教師獲得“北京市人民教師”稱號,另有10名教師獲提名。該獎項4年評選一次,今年的獎金額度明顯提升,其中,人民教師獎從原來每人1萬元獎金提高到每人10萬元,人民教師提名獎由每人5000元提高到2萬元。這是該獎項自1993年以來首次調整獎金金額。
與此同時,各區縣也加大了對優秀教師的獎勵力度。東城區將原先設立的2500萬元教育專項獎勵資金追加至3000萬元,用于表彰占全區專任教師總數近8%的741名優秀教育工作者。豐臺區對10名“區人民教師”、20位“區優秀青年教師”和439位“區優秀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獎勵,其中,每位區級人民教師可獲得兩萬元獎勵。海淀區更是“大手筆”,人大附中歷史教師李曉風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海淀區基礎教育名家”稱號,獲得20萬元獎勵。
昨天,記者采訪了部分獲重獎的教師,他們表示:“會把獎金用得有意義。”
“剛開學,這兩天工作特別忙,是聽說有獎金這檔子事,但沒細問過。”通州區培智學校教導主任李銀環透露,計劃至少拿出一半為學生發放獎學金。
李銀環在特殊教育崗位工作了24年,教出了上百個與眾不同的學生,她讓自閉癥兒童開起了淘寶網站,讓聾兒張開嘴喊“媽媽”,讓智障兒童學會了自己做紅領巾。由于業績突出,她今年被評為“北京市人民教師”。
早在三年前,李銀環就曾獲得“通州區杰出人才獎”,當時,她就把所得的10萬元獎金捐給學校,成立了“紅燭杯”獎勵基金,每年按“每人800元”的標準獎勵本校優秀教師。兩年來,全校55名教師中共有28人次獲獎。
“我之所以能獲獎,與同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我希望把錢捐給教育事業,這樣發揮的作用會更大。”李銀環今年想完成一個心愿——設立一項學生獎學金,給那些自強不息的孩子以鼓勵。“因為我們的孩子太不容易了,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就要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努力。”
同樣獲得“北京市人民教師”稱號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老師馮勉也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想法:希望能把自己的獎金充實到“校長基金”里去,每年用于獎勵本校優秀教師。“我在實驗二小工作了25年,沒有二小,就沒有我的今天。”
今年獲得“北京市人民教師”陳經綸中學教師王萍、北京市第一幼兒園蔡濤、懷柔區喇叭溝門鄉滿族中學教師潘維松也表示,得獎不是個人的事,“會把獎金用得有意義”。
相關新聞
朝陽新教師比去年翻一番
京報網訊(記者賈曉燕)昨晚,朝陽區舉行教師節慶祝大會,1100名新入職教師舉行宣誓儀式。據悉,今年該區新教師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新教師增加主要緣于中小學新建、改擴建力度的加大。為緩解即將到來的入學高峰,朝陽區將用三年時間優化全區中小學教育布局。今年至2014年,該區計劃實施28個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項目實施后共增加學位17410個,其中小學4640個,中學12770個。
今年,朝陽區將接收9所幼兒園、兩所小學、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高中。明年至后年,預計新接收20所左右中小學、30所左右幼兒園。同時,該區將在招生緊張地區加建臨時校舍,擴大學校容納量。年內,還將啟動第一批12所招生熱點小學的擴建工程,預計可增加43個普通教室、1505個學位。
新聞觀察
區縣“低調”重獎教師
京報網訊(記者賈曉燕)教師節之際,記者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各區縣雖然設立了很多獎項,但除個別獎項公布了獎勵金額外,相關部門并沒有也不希望公開具體的獎勵方案。
“物質上的重獎只是一種激勵方式,我們不希望給社會造成一種印象——現在教師的錢來得這么容易。”某區教委工作人員說出了他們的顧慮,“現在網絡這么發達,如果再引發網友非議就不好了。”同時,這位工作人員也表示,不想公布具體方案的原因還考慮到媒體可能對各區縣的獎勵情況進行比較。受地區經濟發展所限,部分區縣獎勵教師的金額較少,“怕拿出來說沒面子”。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不同獎項的獎勵金額差距懸殊,如果公開發布可能會造成教師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各區縣大都會以表彰會的形式,對教師進行精神鼓勵。
對此,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原光明小學校長劉永勝認為,對優秀教育工作者獎勵力度的加大,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育的重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令廣大教育工作者歡欣鼓舞。
劉永勝說,教育的發展一方面要靠那些擁有各種榮譽稱號的杰出校長和教師,另一方面,則要靠廣大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的普通一線教師。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區縣的經濟有多發達,都需要擴大重獎面,進一步提高普通教師的待遇,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至于獎勵金額,不宜太過懸殊,以避免造成新的教育不均衡。”
一位長期從事學校管理的校長則認為,獲獎者之所以得到榮譽,不是個人行為,其背后往往是一個團隊或整個學校的默默付出和努力,“雖然獎落在了一個人名下,但真正的獎勵應該給學校而不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