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駐華大使館與市環保局公布的空氣污染水平存在差異”的情況,北京環保局稱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不利氣象條件是10月北京空氣質量超標主因;奧運會后,北京空氣質量沒有出現惡化。
請看新華社的報道:
The public debate on PM2.5 and PM10 first began when air quality monitoring results released by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and the US Embassy in Beijing often differed based on the different measurements.
由于標準不同,北京市環保局和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的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存在差別,這也引發了有關PM2.5標準和PM10標準的首次公開大討論。
文中的air quality monitoring就是指“空氣質量監測”,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頭發絲粗細的1/20。而PM10通常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PM的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質)。
據健康專家介紹,fine particles(細微顆粒)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而coarser particles(較大顆粒物)可以被鼻孔擋住。因此,使用PM2.5 measurement(PM2.5標準)監測空氣質量正成為全球趨勢。
相關閱讀
氣象監測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Julie,編輯 Helen)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熱詞